“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池州日报 2019-12-05 07:08 大字

图为市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大厅。 记者 左泽川 摄

□ 记者 汪玉芳

城市里的一个井盖丢了,在过去,从发现到处理可能要花上几天甚至十几天的时间。而现在,这一过程最快可能只需三十分钟。上午贴出去的小广告,下午就被清理掉了;1小时前还有卖水果的货车占路经营,这会儿已经畅通……这些变化都归功于池州数字化城管系统的应用。自2018年10月份“数字城管”正式运营以来,平均每天立案300多件,办结案率达97%,它有效为市民排忧解难,提高了城市管理效能,赢得了市民的广泛赞誉。

信息采集:主动捕捉城市管理漏洞

章胜根是一名数字城管信息采集员,每天早上8时开始,他对自己负责的区域逐一进行巡查,哪里路面岀现破损,哪里的井盖岀现移位,哪里有垃圾未及时处理……发现这些问题后,他都会通过手机第一时间上传到城市管理指挥中心。

“数字化城管中的信息采集,让我们的城市管理由‘被动’走向‘主动’,能多渠道、全方位发现城市管理问题,随时掌握城市管理现状。”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主任刘红新介绍,中心对信息采集员实行网格化监控,主城区建成区55平方公里,共划分单元网格2000个,责任网格14个,每条大街小巷、每个社区公园,都覆盖了信息采集员。一旦发现问题,他们会马上通过手机上传信息。“信息采集员犹如‘移动的摄像头’,深入至社区与居民实现零距离接触,主动发现城市管理问题。”

指挥中心还打造多渠道报料平台,涉及市政、园林等基础设施以及摆摊设点、乱停车等各类城市管理问题,市民、网友都可通过拨打热线电话、微信、网站等方式报料,同时池州市在城区主要街道设置监控点,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

限时办结:快速反应为民解忧

11月28日下午3时,主城区建设中路人行道有一处发生塌陷,巡查的信息采集员立即上报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受理员李萍及时进行立案处理,5分钟后,案件交办至市住建局。

20分钟后,市住建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做出回复,工作人员已到达现场设立警戒围栏,正在查找塌陷原因。

11月29日上午9时,指挥中心接到回复,塌陷路面已经修复。

随后,信息监督员到现场复核,复核照片发至指挥中心,案件结案。

如果说一线信息采集员和监控系统是城市管理的“眼睛”,那么数字指挥中心则是整套系统的中枢,担当着大脑的关键职能。在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内,记者看到墙壁上硕大的监控屏幕实时显示着遍布于市区的监控图像,各问题易发路段的监控图像可以实时看到。

“我们要求紧急案件必须在30分钟内响应。”刘红新说,数字城管系统按照“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处置问题、解决问题”的要求,对每个环节处置情况做到清晰明了,从报案、受理到结案等,电脑都有即时记录,案件是超时处置还是迅速处理一目了然。“我们力求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部门联动:“小城管”向“大城管”转变

位于主城区东街、虎泉路和杜坞路等道路上的废弃水泥立杆,是困扰周边居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这些立杆废弃多年,不仅占据人行通道,而且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今年4月份以来,在数字城管协调下,城管、交通、供电、通讯等多个部门联合办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下转2版)

(上接1版)目前已陆续拆除29根废弃水泥立杆。

“11月25日到12月1日,一周时间里由城管平台交办的任务就有70件。”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数字城管帮助他们更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城市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环境综合整治、市容市貌改善、日常环境维护、硬件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而数字化城管串起了这些部门。池州市成立城市管理委员会,成员包括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24个单位,构建“大城管”格局,形成多部门信息共享、协同工作机制。为提升案件处置效率,池州市还专门建立了《城市管理绩效考核办法》,对责任处置部门进行量化考核,综合评分。

“可以说,数字化城管系统彻底改变了过去城市管理传统模式和手段,使粗放型管理向精细长效管理转变,由‘小城管’向‘大城管’转变,有效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刘红新告诉记者,下一步池州市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品质,实现“问题快反应,管理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的城市管理目标,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新闻推荐

读《花面母灵猫》有感

贵池区城关小学501班刘诗源指导老师:疏金燕暑假的时候,我读了《花面母灵猫》,它是由著名作家沈石溪爷爷写的,我非常喜欢这本...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