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池区梅街镇乌石村退伍军人、老党员李明60年手把手带300多名徒弟,共同走上养蜂致富路 八旬老人的“甜蜜事业”

池州日报 2019-10-23 06:54 大字

□ 记者 汪玉芳

初秋时节,走进贵池区梅街镇乌石村,沿途山峦叠翠,鸟语花香,就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84岁的退伍军人李明和儿子李军带领着村民像蜜蜂一样酿造着他们的“甜蜜事业”。

10月16日采访当天,已经是下午4点多,李明骑着电瓶车刚到家。坐在椅子上,泡上一杯茶,此时的李明才觉得有点累。早上七点多骑车出门,上午去了梅村镇黄田村,下午又去了殷汇镇龙庄村。已进入深秋,蜜蜂入冬的防护必须提前做好,2个徒弟给他打电话咨询,他怕电话里讲不清楚,索性就骑着电瓶车去了现场。

龙庄村60多岁的吴谊辉没有什么技能,身体也不太好,家庭生活困难。得知李明养蜂致富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找了李明,没想到李明一口答应下来。“第一年我就养了一箱蜂,遇到不懂的就打电话给李明大哥,他从不嫌麻烦,每个月都要来我家指导。在他的悉心帮助下,今年我已经养了13箱蜂。”吴谊辉笑着说,跟着李明养殖蜜蜂已有三年,今年他收获了100多公斤土蜂蜜,收入2万多元。“没想到晚年还学到了一门手艺,每年多了几万元收入,大大改善了生活。”

84岁,已是耄耋之年,在外人眼里,这应该是含饴弄孙的年龄,可李明却从没把自己当一个老人,今年仍然带了8个徒弟。“养蜂是甜蜜的事业,是我一生的追求。通过养蜂自己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我也希望带动更多的乡邻走上致富路。”李明说,从20多岁开始养蜂,60年来他手把手地带了300多个徒弟,他的徒弟们大多和吴谊辉相似,体弱多病的、残疾的或是年老的,大多是不能外出打工劳动力弱的困难户,他们在李明的帮助下,在家门就开启了“甜蜜生活”。

有着侠义心肠的李明是一名退伍军人,1956年应征入伍,在部队曾荣获三等功,1960年退伍回到家乡后学习养蜂。20多岁踏入养蜂路,60年养蜂酿蜜,他从门外汉变成养蜂行家,不仅实现了个人致富的夙愿,而且成就了一番“甜蜜事业”。2000年6月,已经年过花甲的李明牵头组建贵池区养蜂协会,并担任会长。通过协会,他毫无保留地向周边农户传授蜜蜂养殖技术,不遗余力地带领农民发展养蜂业。

“我是军人,也是一名老党员。为老百姓做点事,我义不容辞。”李明说,4年的军旅生涯在他身上刻下了一辈子的烙印,也让他有了一副古道热肠。有一次去里山街道送蜂蜜,李明听村民们在议论一个小女孩,女孩的母亲去世,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但女孩自己却懂事勤奋,不但帮父亲料理家务,学习成绩还名列前茅。热心的李明听到后感慨万分,他一路打听,找到了女孩家,把身上仅有的钱都给了女孩,此后4、5年里李明坚持每月寄给孩子200元生活费,直到她大学毕业。乌石村小学门前是一条土路,高低不平,一到下雨天就满是泥泞。李明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02年他与村委会商议,把区政府奖励给他的奖金用于修路,孩子们的上学路从此平坦了许多。今年乌石村着手美丽乡村建设,李明也想出一份力,他拿出一万元支持村里的公益事业。

对待需要帮助的人慷慨解囊,但对自己他甚至是“抠门”的。村里人都知道他非常节俭,衣服时常打着补丁,出门他会随身带一个矿泉水瓶装凉茶,带两个馒头,从不舍得进饭馆。闲暇时他爱看报纸和杂志,不会打牌。村里有人不理解他,有说他傻的,还有说他贪图名声的,李明都不在意,“人活着,要奋斗。不仅要自己过得好,还要努力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这才是人生的价值。”老人虽然只读了三年书,却用朴实的道理活出不平凡的人生。

老父亲一辈子的努力和坚持,儿子李兵是支持和认同的。在外打工13年后,他回到家乡接续父亲的“甜蜜事业”。如今他担任了贵池区养蜂协会副会长,经他带动实现增收的农户就有几百户。看到儿子稳稳握住了“爱心”接力棒,李明心里比吃蜜还要甜。

新闻推荐

韩国友城求礼郡青少年国际文化体验交流团观摩“池马”

本报讯(记者王齐斌)10月20日上午,2019年池州国际马拉松开跑仪式现场,迎来一批特殊的嘉宾,他们是来自韩国友城求礼郡青少年国际...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