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池州日新月异愿百姓幸福安康 访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原主任宁代苏
□ 记者 李玲
“70年来,我们从过去衣衫褴褛、吃不饱饭到今天衣食无忧、物资丰富;从过去住平房甚至茅屋土坯房到今天住高楼大厦,舒适宜人……”7月24日,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原主任宁代苏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用亲身经历赞美建国70年来的沧桑巨变,用朴实话语祝福池州加快崛起、百姓幸福平安。
“建国70年,在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无疑是非常短暂的一段历史。但这70年,值得大书特书!我们历经艰苦卓绝的磨难,踏平了发展路上的崎岖,开创了令人自豪的新篇。”
宁代苏从衣食住行等关系百姓生活的各个方面,兴致勃勃地历数这些年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你看,从过去的泥水路、灰尘路到今天的水陆空立体交通,老百姓的出行更方便快捷了。从过去的纸质信件邮递通讯到今天的手机微信、手机支付、视频通话和人工智能,老百姓的生活更有‘科技含量’了。从过去有病看不起到今天建成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险体系覆盖城乡居民,老百姓的健康更有保障了。还有义务教育越来越完善,农民负担越来越轻,城乡差别越来越小,等等。可以说,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科技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安定,人民幸福。”
70年光阴荏苒,池州与国同频,走过了不平常的发展历程,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就,曾任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的宁代苏心里有一本账。“1965年复建池州专区,当年财政收入1860万元;1988年复建池州地区,当年全区财政收入6831万元;2000年撤地建市,全市财政收入4.6亿元。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107.2亿元。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是建国初的3609倍,是复建池州专区时的576倍,是复建池州地区时的157倍,是撤地建市初的23倍。”
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谢党恩。“我们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靠的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池州从一穷二白到百业俱兴,靠的是历届党委政府带领池州人民顽强拼搏、负重前行。”
作为一名党员和退休干部,宁代苏对党和国家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对于池州加快发展的迫切希望溢于言表。
“建国70周年,池州作为独立的行政区划仅存在49年。其中,1949年5月至1952年1月共3年,1965年7月至1980年1月共15年,1988年8月至今31年。”宁代苏对池州“两撤三建”的历史记忆犹新。他说,搬家三年穷,池州“两撤三建”,道路曲折、命运多舛,错过了很多发展机遇,也造成了池州发展基础差、底子薄的现实。
宁代苏再次列举了一系列数字:“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占全省常住人口的2.33%,生产总值为全省的2.29%,财政收入为全省的2%,经济总量的比重低于人口总量的比重。2018年,全省生产总值2.97万亿元、增长8%以上,财政收入5363亿元、增长10.4%;池州市生产总值685亿元、增长5.7%左右,财政收入107.2亿元、增长5%,分别比全省增速低2.3个百分点和5.4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在全省16个市的排名分别为第15位和第16位,发展的差距明显。如果差距继续拉大,池州在全省的地位将会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
回首过去,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信心满满。“池州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这些年池州市委、市政府思路明确,发展势头向好,突出表现在交通条件完善、旅游业风生水起、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老街小区改造惠及民生等方面。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池州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气神,池州未来发展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借着接受采访的机会,宁代苏为池州发展提出了他精心梳理的几点意见和建议:“一是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态立市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投资结构和招商结构,鼓励和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在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青山绿水,为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留有余地和空间。二是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和管理好已有的工业园区,引进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项目,为池州转型发展夯实基础。三是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升沿江一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加快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四是做好社会保障各项政策的完善和落实工作,做到科学、公正、简化和便民,让老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郭志吴晓燕)8月20日上午8时24分左右,在市区秋浦西路和东湖路交叉路口,当人行横道绿灯已转红灯时,一位中年男子却...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