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天湖风景区:打好组合拳争做主城区旅游“桥头堡”□记者唐馥娴

池州日报 2019-08-15 11:32 大字

飞檐翘角的望华楼,波光潋滟的莲花台,宽敞大气的停车场,花香草美的景区小道……虽然时值夏季,但在青山绿水之间,平天湖风景区处处显得静谧而安详。极目眺望,远山如黛,翠屏如画,相比都市的烟尘笼罩,这里的蓝天白云显得格外纯净。

近日,平天湖风景区正式启动旅游规划编制第一轮招投标工作,这意味着景区的规划定位、产品定位、市场定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将从规划层面指导景区建设发展,进一步明确景区发展方向,确定定位与布局,进一步规范和引导景区健康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加快景区整体打造,突出旅游综合服务,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保护绿水青山环境,推动城乡文明同创,保障改善社会民生,青山绿水间,一幅更加秀美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唱响生态修复之歌

平天湖风景区成立于2015年10月28日,由原池州市站前区和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整合设立,南连九华圣地,西接秋浦仙境,毗邻杏花村、九华天池等景区,是池州市“滨江环湖、组团发展”构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现代物流服务业集聚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园区。2014年,平天湖风景区被央视评为十大“中国最美赏月地”之一。

近年来,平天湖风景区坚持“绿色生态、海绵城市”融合推进,全力打造“深呼吸、会呼吸、双示范”的标杆新区,使其真正成为绿水青山风景区。今年初,市委、市政府将平天湖(西部)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列入池州市2019年重点项目,全力推进。为此,市领导多次现场指导,定期调度,及时通报进展,协调解决问题。

据了解,平天湖(西部)生态修复工程,以“生态修复、设施完善、活力注入”为宗旨,规划实施三大功能区,主要建设范围:土方开挖、路网贯通、桥梁建设、广场铺设、生态驳岸、树木栽植、园林绿化等工程。

今年3月,平天湖(西部)生态修复工程开工建设。施工范围南起人民东路、北抵红河、东至平天湖大道、西接九华山大道,占地总面积约208.5万平方米,项目总造价约1.3亿元。

为确保生态修复工作高效开展,风景区按照目标和要求,定期召开专题会、定期报告工程进度,全力推进平天湖(西部)生态修复工程建设。

记者了解到,目前景区正在指导施工单位有计划地进行夜间施工,抢抓工期,确保按时完成任务。截至目前,项目工程的A、B、C三个标段中,C标段工程已完工,A、B两个标段正在紧张施工。其中,三个标段累计完成施工排水77.65万立方米,清理淤泥63.45万立方米,场地挖方58.1万立方米,场地填方83.15万立方米,围堰240米,桥梁完成41座,栽植乔木和灌木6475棵,种植草坪254696平方米。

整体打造风景名胜区

“平天湖的景色真美,青山绿水,旅游设施也比较完善,我们都有些流连忘返!”8月10日,带着亲朋好友一起在平天湖风景区游玩的王女士称赞道。

的确,平天湖风景区101平方公里汇集了池州市宝贵的生态、土地、旅游和交通区位资源,是集山、湖、湿地一体的城市湖泊风景。2017年,安徽齐山——平天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被列入第九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今年以来,按照一体化发展战略要求,平天湖风景区学习嘉兴市旅游、大健康等产业发展方面先进经验,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全域旅游为龙头,推动现代服务业多业态融合发展,推动景区再创业、新城区建设再提速。

其中,学习借鉴嘉兴南湖、乌镇等5A级景区创建经验,制定风景区建设提升方案,尽快恢复和提升旅游质量评定等级,推动旅游产业提速发展。在顶层设计上,将朝着池州旅游服务核心区和山水田园休闲度假体验区方向迈进,朝着形成从山上到市内“山、湖、村”旅游观光带努力,围绕“两湖一山”(平天湖、天堂湖和齐山)全城旅游,加快完成全域旅游规划,打造富有池州风味的环湖文化休闲度假村落。在项目支撑上,招商布局建设文创文体、生态科教休闲娱乐、村庄度假等项目,加快百乐门文化经贸广场、中控航天科旅基地等项目落地建设。在旅游服务上,进一步配合做好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成齐山、莲花台两个游客服务中心建设。

今年,平天湖风景区从统筹服务配套入手,加快推进风景名胜区建设。

其中,在加快景区整体打造方面:加快完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和详规等编修报审工作,加快编制《平天湖风景区全域旅游规划》;推动《齐山—平天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通过市人大立法颁布。加强与文旅集团对接,统筹齐山和平天湖文化旅游资源并整体开发。同时启动环平天湖征迁和棚户区改造工作。加强全域旅游一体化营销推广,积极配合做好绿运会、马拉松等赛事筹办工作。

在突出旅游综合服务方面:积极配合有关单位做好市旅游集散中心规划和建设工作,建设完善齐山、莲花台游客服务中心,加快打造成为全市旅游交通、旅游咨询、娱乐服务等综合服务中心;全力引进高端酒店、旅行社等服务项目。

在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完善景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和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完成旅游公厕“第三卫生间”等改造,不断提高旅游质量评定等级。开展多部门联管联治,抓好“两站”周边黑车黑导和环境秩序综合整治。

记者了解到,目前,平天湖旅游规划编制工作进入招标阶段,创建4A级景区已通过市级4A级申报评审,平天湖景观提升工程进入播种花卉阶段,三座旅游厕所建设已基本完工……

打好创建提升组合拳

“现在火车站、汽车站周边的黑头车、黑导游基本看不见了,环境秩序好了很多。”8月10日,来池州旅游的摄影爱好者董先生告诉记者。

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整治旅游市场乱点乱象问题,着力将池州火车站、汽车站打造成展示文明形象的“窗口”,今年以来,平天湖风景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化“两站”环境秩序整治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净城治乱和“门前三包”,重点提升市场街区整治、广告管理等工作力度。据悉,今年1至7月份,共纠正出租汽车在非指定地点停靠、等客等违规行为422次,口头教育通道内出租车拒载、拼客等违规行为78起,协助市运管处按时办结乘客投诉电话(12328)事件7起,暂扣出租车服务卡20张、营运证8本、驾驶证3本,查处主城区违规营运出租车12台,平均每天驱离出站口黑车驾驶员2批次、共计170余人,劝阻“黑车”驾驶员疑似揽客现象103起,成功制止“黑车”违法营运7起,协助市运管处查处违规营运黑车24起。

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让游客纷至沓来。据统计,今年1至7月份,平天湖风景区旅游接待量为180.78万人次,同比增长12%,其中入境游客为3.55万人次,同比增长11%,旅游总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5.5%。

“以前是我们羡慕大城市的风景,现在是游客羡慕我们这里的环境。”碧山村村民们自豪地说。随着景区各级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平天湖风景区这幅生态画卷越来越美。

今年以来,为深入创建提品质,平天湖风景区突出生态优先,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除加快推进平天湖(西部)生态修复工程以外,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压实各级各部门环境保护责任。深入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和河湖“清四乱”工作,继续强化水文监测管理,加快推进白沙河、石马河入湖河道治理工程,继续分批实施平天湖水环境整治工程各项目,切实保护林业资源并做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对中央和省督查问题整改举一反三,继续深入排查整治。持续开展“八个专项行动”,加大对秸秆焚烧、工地扬尘等排查整治力度,打好蓝天保卫战。

此外,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严格落实脱贫工作责任制和“单位包村、干部包户”定点帮扶制度,突出考责问责追责,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完成年度脱贫任务。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继续扎实推进农村畅通工程、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加强社会治理,加快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强化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平台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推动问题楼盘项目司法处置进程。突出抓好卫生健康、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应急管理等工作。上下协力,干群一心,景区创建提升工作如火如荼。

青山添锦绣,碧水映春光。我们相信,随着全力推进风景名胜区建设工作的持续推进,平天湖风景区的旅游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绚丽的春天。

(供图:池州市平天湖风景区管委会资料图)

新闻推荐

把优秀国产影片送到基层池州市做好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作

本报讯(通讯员朱嘉仑)今年以来,池州市通过加强队伍管理、创新放映渠道、强化监督管理等三项举措,扎实开展农村电影公益放映...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