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营商好环境汇聚发展新动能

池州日报 2019-08-14 08:06 大字

□ 记者 胡李美 潘欢欢

面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良好机遇,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打造“一站式”“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体系,用真招实措帮助园区企业破解发展难题,释放发展活力。

“企业入驻开发区10多年来,我们感受到开发区的服务越来越好、越来越全面、越来越规范,对企业可以说是有困难必帮,有求必应。”安徽均益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国锋说。据了解,安徽均益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7年落户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从项目报批到融资,一直以来享受着开发区管委会保姆式的服务。仅2017年和2018年两年间,开发区就为该企业协调融资4000多万元。

目前,安徽均益金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成为国内拉链行业中科技含量最高、产能最大的智能装备、拉链新材料和高端拉链研发制造企业,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超6亿元。为加速吸收长三角地区拉链产业的外溢动能,均益金属公司寻求在池州建设拉链产业园,形成从拉链材料、拉链装备到高品质拉链的全产业链。但受拉链表面电镀生产工艺环保审批问题的影响,项目实施一度受阻。

了解到企业发展的难题后,池州开发区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奔赴国内拉链集中产地进行调研,并与环保等部门多次进行沟通协调。区经贸发展局副局长秦梅生介绍说:“企业负责人也希望在池州做大做强,但电镀生产工艺环保审批问题一直困扰着项目的发展,在上下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园区的规划也已经通过,目前正在扎实开展项目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开发区还积极为拉链产业园规划代建5000平方米厂房,设计建设污水管网,直接通到电子信息产业园的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并将蒸汽接入园区,为企业提供清洁能源。

倾情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翩翩来。截至目前,已有来自沪苏浙等长三角地区的9家拉链制造企业与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投资意向协议,投资22.8亿元组建池州市拉链智能装备及高端拉链产业园,力争五年内集聚企业30家以上,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总额10亿元。

拉链智能装备及高端拉链产业园的加速成长,只是开发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成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开发区不断强化各类要素精准对接,全力帮助企业打通发展瓶颈,及时回应园区企业在融资、土地、人才、政策等方面的关切和需求,使园区企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态势。

截至2018年底,开发区入驻企业达1000家,个体工商户444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的工业企业5家、超1亿元的工业企业24家。自2015年以来,开发区年均新引进项目60多个,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90多个,其中主导产业项目占比达89%,项目存活率达86%,位居全市首位。

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促进了入园企业快速发展,也让企业家们感同身受,主动当起园区的宣传员和招商员。安徽钜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曹孙根是池州人,2015年,在开发区的盛请邀请下回到家乡,投资兴业。目前企业的芯片封装线已经全部完成投产,年产芯片约150万片。2018年,得益于他的积极引荐,原本位于江苏昆山的一家拥有30年历史的台资企业搬迁到池州开发区,成立了安徽弘电微电子有限公司,当年就投产并实现300万美元的出口额。

“我们企业的同行认为我们发展很快,对他们来说有很大吸引力。我们也非常愿意为池州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做一些推动作用,因此每次在外面出差时,总是向他们积极推荐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这得益于开发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倾心的保姆式服务。”曹孙根说。

眼下,面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开发区正积极打造长三角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发挥园区平台、要素成本、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等优势,全面推进开发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推进市直相关部门关键审批权限下放,全面构建项目审批“一站式”、项目建设“一条龙”、项目投产“保姆式”三大服务体系,做到“办事不出区,服务零距离”。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程国清表示:“我们的招商、政策、服务等,要按照国家在长三角规划中的定位,努力实现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目标。我们也想产业项目能够审批办事不出区,在园区内就能够简化手续,压缩时间,提高效率,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

新闻推荐

如何拍好电视新闻画面

在日常新闻采访拍摄中,同一个新闻事件,由于记者拍摄手法的不同,往往产生不同的效果。有时变换下取景的角度,调整下快门的速度...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