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岭村村民李林放弃异乡高收入,回乡创业种葡萄 发展特色农业带领乡亲增收致富

池州日报 2019-07-25 07:31 大字

□ 记者 石泽丰

在步岭李林葡萄自摘园中,两米高的薄膜棚内,一排排整齐的藤蔓上,挂满了一串串沉甸甸、晶莹剔透的葡萄,一眼望去,让人垂涎欲滴。葡萄种植户李林在地里忙碌着,正抓紧为采收葡萄作准备,烈日当空,汗流夹背的他却沉浸在葡萄成熟的喜悦之中。这是7月19日下午,记者在贵池区墩上街道步岭村中广塘田畈内看到的一幕。

“这边是奶油提子,那边是阳光玫瑰……”李林一边介绍着葡萄品种,一边擦着额上的汗滴。虽然当前葡萄没有完全成熟,但这几天他却忙得不亦乐乎,不断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葡萄采购订单。为保证葡萄及时送到客户的手中,李林雇请了村民曹银发、房和才、陶善羊等身体状况良好的留守老人前来帮忙,让他们帮着剪枝、除草、清泥沟,做一些手边的活。“我们早上来得迟下午走得早,做点小农活,一天还能挣上80元的务工费,解决了一家人的零花钱,真是太感谢李林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曹银发道出了全体务工人员的心声。

在李林的心中,做特色农业不是如何让自己赚更多的钱,而是在种植葡萄中,让当地农民一起增收。

早在2004年以前,李林像所有的农民一样,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那时在外做铁轨铺设的活,收入每月有5000多元。”在回忆起当初的收入时,李林仍记忆犹新。即便收入如此高,但他觉得有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家里小孩小,还有老人需要照顾。”这是他面临的现实问题,在权衡之后,李林决定回乡创业,发展特色农业。他说:“当时,村两委一班人鼓励我。在他们的支持下,2004年至2010年,我在步岭村多庆组种了7分地的葡萄,一边种植,一边摸索经验。”待经验成熟了,2010年,李林在步岭村和平组中广塘田畈流转了10亩荒地,大面积地种植起了葡萄。“现在每亩地能产到1500多公斤果子呢!”他高兴地说。

为适应市场需求,李林不断尝试种植新品种,并以每年推出两个新品种为目标,到目前为止,园内的葡萄品种已达10余种。在葡萄架下,记者还看到了套种的西瓜、香瓜等瓜果,养殖为数不多的生态土鸡穿梭于藤禾间。客户来采摘葡萄,有时想买一两只土鸡,或一些土鸡蛋,于是李林做起了林下经济的文章,走“特色农业+”的模式,同时带动周边农户致富。“我的葡萄售价比市场上要低得多,低价销售葡萄,是为了让更多的客户了解步岭李林葡萄自摘园,让他们在来园体验的过程中,能带动周边农户农产品的销售。”李林道出了自己真实的想法。

新闻推荐

一路阳光一路情

池州市第十一中学716班罗宇飞指导老师:王玥在未来的某天,我得到了一张幸福之旅的车票,就此踏上回到过去的列车,寻找不经意间...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