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生态环境局:抓住生态优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池州日报 2019-07-22 07:33 大字

□ 记者 江志

近年来,池州市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全市森林覆盖率59.9%,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61%,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人均森林面积、水资源、湿地面积分别是全省的5倍、4倍、3倍,景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对长三角地区客源有很强的吸引力。据不完全统计,长三角地区来池游客人数占池州市省外游客的60%以上。客来之后,除了显而易见的旅游消费,还推动池州在经济、文化等方面深度融入长三角。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戴卫东说:“到生态环境局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工作变多了,以前生态要给其它产业让步,现在产业发展都要考虑生态环保问题。”他介绍,近年来,池州紧紧抓住生态优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完成皖南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编制完成池州市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项目建议书,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和绿化提升工程,强力推进长江水域岸线保护。联合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全面完成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约束性指标,严格执行长三角区域秋冬季期间大气污染防治各项任务。严格督查问责,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及其综合治理攻坚行动。

坚持“共抓大保护”理念,协同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加强污染源管理制度对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执行的要求,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一体化、一致化。建设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搭建生态环境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全面推进区域环境信息共享。加强联合环境科研,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跨区域、跨流域、跨学科重点问题研究、生态环境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等科研项目。充分开展环保信用评价合作,统一构建环保信用评价系统、统一企业环保信用评价标准、统一在“信用长三角”平台发布评价结果,推动长三角地区行政、社会、行业、市场等部门单位对环保失信企业开展联合惩戒提供信息化支撑。

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池州市扬生态之长,跑出“奔池”速度,打造长三角“后花园”和健康养生首选地。全市从“山、水、土、气”生态本底优势出发,把大健康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加以重点培育,努力将“九华圣境、健康之都”品牌叫响全国,成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示范区域,打造中国健康养生首选地,中国生态养生中心、禅修养生中心、户外运动中心、健康食品中心及医疗康复中心。

通过长久的治水、治土、治气、治废,池州市多管齐下,系统推进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提升,给市民留下蓝天、碧水、净土。

新闻推荐

池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上半年持续改善

本报讯(记者刘晓丹实习生朱亭诺)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上半年,池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实现“两降一升”,持续得到改善。截至6月3...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