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全区民营经济占GDP比重70%

池州日报 2019-06-21 08:30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赵冬至)近些年来,贵池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旗帜鲜明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跑出“加速度”,实现了从小到大、从有到好的跨越式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区民营经济主体总数达40025户,注册资本金达66.5亿元,营业收入和上缴税收分别贡献了全区70%的GDP、54%的财政收入,已成为该区经济主体最主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在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业经济成为贵池民企积极起舞的主要领域之一。去年11月1日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贵池区企业——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屹作为民营企业代表受邀参会并发言;在2018年“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榜单中,贵航特钢以77亿营收总额榜上有名;冠华黄金、鸿叶集团等3家入选全省民营企业百强;贵池区连续三年荣获了“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先进县(区)”称号。多年来,该区始终坚持工业强区战略,切实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到去年底,全区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达155户,累计完成产值23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81%,实现增加值45亿元,增速达9%。全区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投资51.3亿元,同比增长29%。在民营工业企业中,新材料产业稳步发展,现有规模以上企业40多户,年产值达173亿元,占区本级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2%。通过招商引资、淘汰落后、整合产能、搬迁技改,培育了贵航特钢、贵航金属制品等一批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建材钢、水泥及其熟料、铅、锌、铝材、粉体材料等产品畅销全国。按照“矿业换产业,资源配项目”思路,依靠丰富的非矿资源,累计实施非金属矿深加工项目近20个,不断延伸产业链,促进非矿制品产业升级,全区现有非金属矿深加工企业3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全区现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17户,初步形成了以池州家机、力成机械为龙头的机床装备制造产业群,成功推动骏智机电、艾可蓝“机器换人”和家用机床智能工厂创建,提升力成机械精密搓齿机和邦鼐机电滚珠丝杠副产品知晓度。

此外,贵池区电子信息产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创起步到规模扩张、从分散无序到加速集聚的发展历程。作为池州市半导体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高新区列入了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基地内共引进电子信息半导体类企业15家。

贵池区工业领域,民营经济跳起摸高。农业和服务业领域,民营经济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全区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升级,现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1户,实现年产值14.6亿元,国润茶叶、华茂茶业等龙头茶叶生产企业,美思佳油脂、梅里生态米业等龙头粮油生产加工企业正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尤其是鸿叶集团的竹制品生产跃居亚洲第一并成功申报了“中国出口质量安全示范企业”。

民营经济正在成为贵池区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该区大力支持民企强化创新平台建设,引导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活动,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到目前,全区拥有有效期内的高新技术企业19家,省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市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0家,池州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建立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18家、院士工作站2家、市级技术研发中心30家,尤其是艾可蓝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内燃机排放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省级重点实验室,实现全市省级重点实验室零突破。去年,全区高新技术产值达150亿元,增幅36.3%。

贵池注重引导民企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制定并实施了“工业企业技改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品、企业、产业全面升级。全区连续3年技改增速均超过9%,累计更新购置设备近万台(套),企业装备水平普遍提升,智能制造、绿色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18年全区累计实施技改项目90多个,技改增速增长一倍,创历史新高,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提高到80%。去年,九华山啤酒年产5万吨易拉罐啤酒生产线、西恩新材料年处理6000吨锂电池综合利用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竣工,新增产值20亿元,工业增加值增加5亿元。

近些年来,贵池区坚持政策发力,全力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和“六稳”政策措施落实,着力提振民营企业信心。去年,组建了营商办和兑付办,共兑现惠企奖补资金2.9亿元,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1.4亿元、减税降费4亿元,解决用工300余人,签订产学研意向协议17个。

新闻推荐

快乐的“六一”儿童节

贵池区实验小学百荷分校201班胡苇杭指导老师:杜桂凤“六一”儿童节是所有小朋友的节日,也是我和弟弟最快乐的日子。每年的...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