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城市政务核心提升城市化的核心竞争力

池州日报 2019-06-11 07:00 大字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各地劳动者的努力拼搏,城市化道路一步一个脚印的在前进。伴随各地城市化程度的升级,政务区化的概念也逐渐的被传递开来。

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如何依照可持续发展理论,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进程,是21世纪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延伸,阶段性内容的变化,城市化进程也必须要面对几个相应的问题和挑战。除了人口和资源的社会问题和自然挑战外,最复杂也是居环境质量问题。由于城市化的过程中,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扎堆在城市化核心区域,在提供劳动力的基础上,也给城市的人文地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势在必行,而开发新区,发掘城市区域职能作用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政务新区是通过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专业规划、雕塑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全区环境评价报告、集中景观绿地法定图则、环境景观等规划的设计和编制。在加速发展的过程中,新区坚持基础设施和区域配套先行,着力优化投资环境,用环境配套吸引投资,用文化氛围积聚人气,不断激发前进动力和发展活力。

政务区如何应对城市化进程的挑战

政务区的概念也是在这个关键时期被提出来。在省内外各市在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面对的挑战和困难大同小异,经过专家的总结,这些阻力因素的共同点——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不足。无论是城市中人口分布区域不均、还是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以及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都与城市空间资源利用脱不开关系。因此政务区正是应对城市空间资源利用不足这一问题的的方式之一。政务区以行政办公、文化体育、金融商贸、生活居住、旅游观光等城市要素布局的网络型城市结构已经形成,生态新区、和谐新区、时尚新区的现代化城市魅力日益绽放。

并且政务区并不是一个行政区域,而是根据城市职能进行划分的功能性城区,这对于每一个走在城市化进程上的中国城市都是非常需要的。通过政务区的设置,改善城市目前的存在的困境,将本身的区位优势突出化、基础设施完善化;利用城市本身人文资源,使城市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在政务区化的作用下,带来较多的经济发展机遇,使城市发展的潜力提升一个档次。

省内城市政务区化的过程

简单介绍一下已经通过政务区的建设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合肥,和正在政务区建设起步期的六安。

合肥政务文化新区位于合肥市西南,南接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靠老城区,西临高新技术开发区,东至金寨路高架。在合肥政务新区建设之前,天鹅湖还是合肥郊区中鱼塘藕塘的聚集地,合肥化肥厂与其常年组成合肥地标建筑,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土地商业价值却不高。随着政务新区的发展,双子塔、安徽广播电视中心、合肥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等一系列标志性建筑建立,鱼塘和藕塘也被改造成天鹅湖等等相关的城市内公园景观,政务区内的经济价值也随着政务职能提高而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受到省会合肥的影响,临近合肥的六安市也开始政务区内容建设。六安政务区是以六安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为核心建设的新区,近年来随着市政单位的逐渐迁入,板块的区域价值逐渐凸显。作为政务区的核心——市府广场的建设一直牵动着市民的心,因为广场上的图书馆、档案馆、青少年科技中心、人民公园不仅是民心工程,也是六安市又一地标性建筑,它承载着六安市发展的新风貌,高档居住环境的新领地。

六安市政务区主要有梅山南路、淠望路、六舒路贯穿南北,佛子岭路、长安南路、南屏路、312国道连接东西,可谓的四通八达。而如今,随着文韵路、小华山东西路在2015年9月的正式开建,市府广场道路网建设完毕,届时市府广场上的图书馆、档案馆、青少年科技中心、会展中心、人民公园会通过内环线、外环线衔接将更加的紧密,极大方便了市民的休闲、娱乐的需求。和顺沁园春承政务区而立,临佛子岭路、文韵路,坐拥四馆拥抱市府广场,未来潜力无限。

中梁·印江南带给池州主城政务板块的积极影响

池州具备着发展政务区的条件和潜质。作为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池州的地理价值的带来的经济价值潜力十分可观。

根据已经制定的《池州市空间规划(2017‐2030年)》,规划池州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定位是国际生态休闲城市、皖江绿色产业基地,城市职能是生态宜居城市、旅游休闲城市、滨江港口城市、绿色产业基地。建设“一带一区两翼”的空间布局结构。“一带”指沿江发展带,以新型工业产业为主的产业、城镇发展核心地带。“一区”为池州中心城区,主要承担行政、文化、商业、金融、居住、旅游等功能,是核心城市化地区。“两翼”为主城的东、西两翼,东翼是江南产业集中区,为皖江城市带中具有示范意义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西翼是池州经济开发区(西区),池州市重要的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园区。至2030年,市区城镇开发边界线内用地总规模应控制在28902公顷,生态保护红线线内用地总规模应不小于84347公顷,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是38125.33公顷。

从目前的池州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和未进行政务区建设的合肥十分相似,市区主城区,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人口稠密聚集在市中心的经济圈。沿江路等等临近市区的主要区域土地利用不高,商业价值潜力发掘力度不够,与周边城市内容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通过参考合肥政务新区的建设,池州一样可以进行城区政务化建设内容的升级。学习合肥政务新区发展经验,结合自身的条件进行有特色的政务新区改革,针对老主城区的地理进行政务新区的规划。将池州本地的人文景观、公共设施建筑结合到一起,将滨江地带、平天湖、市政服务中心、妇幼儿童活动中心、东湖路新商业集中区域、清溪河景观带、池州市图书馆、体育馆等结合到一起,再通过商业引资,将原本在池州人民眼中老城区打造成现代化的建筑区域。

因此在城市化程度逐渐提高的今天,在保持池州本身城市活力的基础上,参考合肥、六安等地的政务区化内容,去理解池州政务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不同于合肥原本政务区的改革之前,不同于天鹅湖等资源的人工改造,池州具备着更直接的资源。在主城区和开发区之间的沿江路,周边分布着池州市委、池州政务中心、公安局、国土局等等池州政务部门,平天湖湿地公园、滨江湿地公园、朝阳湖等人文自然环境景观。不同于行政区的设立,政务区是一个经济区的概念,改变原有土地资源利用是政务区其中一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发展本地的区位优势。而沿江路正是有一块池州主城区近两年来唯一成功出让的地块——中梁控股集团投资的印江南项目。

中梁印江南项目,前瞻选址于池州政务芯,2019年1号地块,意味着中梁的决心,在主城之上,再开辟一方宜居领地,决心在政务核芯,注入城市发展的崭新动力。项目周边生态资源丰富,北眺长江,东临平天湖国家湿地公园;秋浦河、清溪河蜿蜒而过,可以享受到城市中不可多得的自然鲜氧生活。位于九华山大道和沿江路交汇处,往西直达老城区,向东通达经开区,是两个区域的中枢地带,发达的主干道路网带来交通的便捷。临近贵池区城关小学、池州市第十中学、在建中沿江路小学,教育资源集中。周边约两公里范围内,商之都、永辉超市、人民医院,休闲、购物、娱乐,生活设施齐全。

并且项目自身拥有高达38%的绿地率,低至1.6的别墅级密度,给予生活更多空间,分为6(6+1)层、9层、13层,电梯洋房、小高层两种产品,并将配置阳光草坪+老年活动场地+城市广场+健身跑道的全龄四季活动空间,打造出公园式居住社区。整体采用新中式风格,吸收古代建筑文化,融入现代建筑精髓,以匠心高标准打造。户型设置方面,全部三、四开间朝南,拥有约1.8*7米南向双开阔景大阳台,空间利用率和实用性均非常优秀。多户型主卧财采取套房设计,私密尊贵瞬间拥有。打造动静分区,南北通透,全龄乐享的舒惬空间。

自持专业物业公司——中梁物业,位列“2019中国物业服务百强企业”第29名(数据由中国指数研究院提供),布局全国百余城,立足高标准服务,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模式,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满足业主居住需求,营造美好居住氛围。从心出发,践行“服务创造价值,让四季心情绽放”的承诺。

中梁·印江南是在池州中梁壹号院基础之上的越级迭代之作,也是中梁集团在投资池州主城区建设的第二步,不同于原本沿江路的商业价值利用不高。通过沿江路印江南项目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政务区化的功能集合性,发掘沿江路区域的区位优势。根据池州的本身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文化氛围中心的建设,在主城区和经开区之间,市委及池州日报社等市直单位以及在建的“一宫两中心”(工人文化宫、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构建了区域新闻媒体、社会公共设施的洼地。通过这些影响,以及中梁集团印江南项目的抛砖引玉,沿江路的商业潜力值得期待。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蕴藏无限商机,这将会成为吸引外来资本投资的纷纷落户,中梁会是一个美好的开始,同时,对于沿江路更是一个重要的启端。

新闻推荐

池州市区妇幼保健机构联合开展儿童眼保健知识讲座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汪家丽)6月6日是第24个全国爱眼日,今年全国爱眼日活动的主题是“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