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傩让“年味”更浓

池州日报 2019-02-11 08:48 大字

在池州人的记忆里,传统年味儿不仅是在除夕夜,进入农历正月后,春节的故事才徐徐展开,年味儿也渐入佳境。这时,池州的十里八乡,锣鼓敲起来,傩舞跳起来。春节期间,有着千年历史、被誉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傩戏,在池州的乡间纷纷登场,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让“年味”更浓。

今年74岁的老艺人唐茂华,是池州傩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他身体硬朗,聊起傩戏,有说不完的话。正月里,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和村里的其他几个老艺人讨论着傩戏剧本。

唐茂华告诉记者:“现在从事傩戏的艺人基本上都是我的学生。表演傩戏一辈子了,不会丢了它,也舍不得丢。我已经把傩戏的真经传授给了我的儿子和徒弟们了,可以代替我继续把傩戏传承下去。”

代代传承,传统民俗文化更显家国味。“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在外打工无论多远,唐茂华的徒弟们,每到年关都会如期赶回来,忙碌了一年,和父母家人在一起,哪怕只言片语也都包含着温暖。除夕之夜,一家人坐在一起看春晚,诠释“过年”的“团圆味”外,更多的是传承传统文化,留住乡愁,写下百姓对家庭、对故乡的共同的精神守望。

“在池州有‘无傩不成村’之说,每年正月,每个村里都会有几个年长的村民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表演、传承着傩戏。”说起池州傩戏的历史,唐茂华滔滔不绝。他说,池州傩始于商周,有几千年历史传承,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傩戏民间艺术。

但这一民间瑰宝曾一度濒临失传。唐茂华介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伊始,池州市便组织专业人员从地方搜集、整理散落在民间的傩戏剧目。以古朴淳厚的魅力打动人心,传统剧目有《刘文龙》《孟姜女》《章文选》等。池州傩面具吸收和融汇了儒、释、道、巫的宗教意识和民俗、雕刻、绘画等内容,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精华。如今,通过传承,古老的池州傩戏又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池州傩有其独特的封闭演出体系,每个村无职业班社,各氏族各自为戏,互不交流,数百年世代沿袭,很少受外来艺术影响,很少经文人加工,至今仍保持着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每到演出,村民们扎上红头巾、戴上傩面具、身穿傩服,走村串户舞傩祈福纳祥,祝愿新的一年国泰民安、风调雨顺。这种延续了千百年的“百傩欢舞贺新春”活动,已经成为村民们过年的固定方式,同时还吸引了附近村民和远方的游客及来自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地的文化学者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考察拍摄。

傩戏表演不仅让游客感到新奇,许多当地人观看后也赞叹不已。多年在外务工的刘街社区居民黄建军,今年回家过年,看着家乡的变化,他赞叹不已自豪地说:“家乡的变化真大,不但傩戏传统得到了弘扬发展,而且村里新建了牌坊、重修了傩神庙,民俗古傩的文化味道,让‘年味’越来越浓。”

(记者 江志 实习生 胡天虹)

新闻推荐

主城区公交线路增加到18条

本报讯(记者刘晓丹)2月1日,池州金九华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该公司由池州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资组建,主要...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