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具成了文物

新安晚报 2018-10-22 11:12 大字

□池州赵柒斤

与楼房别墅里的豪华家具格格不入,钉耙扁担及平板车的木架,坦然地依墙而立;犁、耙、耖、稻箩等传统的耕田盛粮工具,被端端正正地搁置在石墩上;水车,却被高高地架在脚屋两根横梁上;两只粪桶放在墙角,上面严密地盖着塑料布,享受着文物的待遇……农具没想到,农人们更没想到。

现代城里的孩子绝大多数没见过牛拖的木梨、人提的水车、脚踩的打谷机等,更无法体会它们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我家的农具,大多是分田到户后一件件逐步置办的,从犁、耙、耖、镰到水车、打稻机、平板车、风扇等一整套农具,几乎花费了父母承包10亩水田多年的纯收入。作为一名“70后”和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所有农具我几乎都使用过,体验过扶犁尾的手痛、脱稻谷的脚累和拉板车的腰酸,目睹了父母对农具敝帚自珍的态度。由于它们终年累月与砂土、水、秸杆等打交道,磨损率很高,必须及时维护和检修。而父母对所有农具的态度都非常虔诚,比如一个木犁约30公斤,肩扛时似飞机般的铁犁头正好“别”在腰间,让人十分难受。但父亲为了让它“活”得长久,宁愿自己多受累,也从来不让老牛拖着它在路上闲逛,无论路程多远,都扛来扛去。傍晚收工时,父亲用清水洗尽糊在犁等农具上的烂泥巴,并用枯草擦净水渍,扛回家还把它平架在凳上,让它风干。即使对待不值钱的镰刀,母亲也像宝贝似的,秋粮收割一结束,就用油擦亮每一把镰刀,再用纸包起来挂上墙壁……每年立冬后,父母们庆贺丰收时,都及时请木工、篾匠等,给那些“冲锋陷阵”并立了汗马功劳的竹木农具“体检”和“医治”;锄头、铁锹、钉耙、铁梨头、铁耙齿等,统统送到铁匠铺淬火,然后把所有农具放到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日晒不着的角屋“清供”起来,以备来年再用……

上世纪80年代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虽不再是农民追求的目标,但“耕田种地不用牛,插秧割稻不勾头”却依然是农民的梦想。然而,历史上的江南丘陵山区,水网交错,旱地密布,人们历来以种水稻和旱地作物及养蚕等为主要产业,每一项生产劳动几乎都离不开农具,而使用农具不仅需要力气,还要掌握技巧,农具在老乡们眼里宛若战士手中的枪炮不可或缺,置办或维护农具,便成为家家户户的刚需,学习使用农具也成为当时农村孩子的必修课……沧海桑田。如今的家乡早已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不知不觉中,栽种水稻从犁田、灌水、喷药,到收割出售等全部机械化作业,旱地除草用上除草剂,制茶也用上电动烘烤机,农业的劳动强度,也与老家的乡亲们渐行渐远。

40年时间不到,笑傲农业江湖的各种农具,失去了昔日的神气,被父老乡亲置于角屋最易被人忽略的角落。这些农具,虽还保持着棱角、锋芒、姿势,但都已失业并成文物;这些改革开放之初曾为农业发展、农村文明,以及我家温饱立过大功的农具,终究被改革开放所淘汰,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并加速走出农民的生产生活……

新闻推荐

楼道深夜突起大火母子逃生时被烧伤

仍在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池州消防:起火点位于楼道内一助力车停放处10月16日深夜,在池州主城区人民路一安置小区,一栋居民楼的...

池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池州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