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一片乡野得一方清净——一个女画家的山水田园梦
□ 记者 刘晓丹 图/文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舍茅屋有几间,行也安然,待也安然;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鹿人山房”主人 袁亭
在都市里生活得久了,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梦想:一间房子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样子,一个院子种满花草,听风声,闻花香。然而很少有人会付诸实践。池州市有一位女画家,名叫袁亭,她把我们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在距市中心27公里的老山里觅得一间古屋,一方院子,种了满院花草,过上了闲适的乡野生活。早上,看山里雾;风起,听风铃声;落雨,放纵发呆……
如果不是袁亭的带领,我们难以找到隐秘在白洋河上游的那间建了50年的古房子。4月20日上午天气晴朗,记者从城区往南沿着齐石公路一路行驶,道路两侧的山越来越干净明亮,空气愈发清新,在主干道开了20公里再转至一条乡间小道,在群山之间穿梭,最后停在白洋河上游郎河边,走上一节石板路,便来到了袁亭的“鹿人山房”。
远远望去,这间50岁老房子古朴素雅,普通的一栋房子,灰色的墙面,黑色的瓦,走进一看就会发现不寻常的院子和古朴的家居设计。院内花草众多,大都用农村常见的瓦罐或石头、木箱种着,在这个晴朗的4月天里,院子里花繁叶茂,充满生机。
院子前面不足5米处便是白洋河上游支流郎河,小河此时水深仅到小腿,恰是小溪的水深,袁亭常常跨过小河到河对面去采野花。
院子里有一个亭子,名为“画子亭”,亭子上挂着几个简单的风铃,亭下可以乘凉喝茶,从山民手中买来的石柱当凳,一张经过风日洗礼的木桌,摆上一套茶具品茗闻花香听风声。
这栋50岁的古房子是袁亭从一位朋友那里得到的,原本只有3间房,为了画画,她在2016年扩建了一间画室。房子布置的很简单,但却非常复古,没有电视、空调、wifi,却有颂钵、风铃、干花、蒲团垫等寻常人家难见之物,这些是袁亭从乡野、从朋友、从古玩店到处“化缘”或“花大价钱”买来的小玩意或古董家具,但墙壁上挂的最多的是袁亭自己的画。
画画,是袁亭找这栋房子的原因。
34岁的袁亭是一名画家,曾是一位开画室的老师。2010年开始,爱好画画的袁亭就萌生了想要在郊区找一处画室的想法,寻寻觅觅,兜转多年,骑着一辆摩托车,把城区附近60公里内的地方跑了个遍,2016年终于从朋友那里得到了这栋房子,修缮、装修、购置小物件及家具,几乎花光了袁亭的所有积蓄。
“我喜欢这栋房子,因为虽然离城区远,但门前有一条河,每时每刻潺潺流过,有个院子我可以种满花草,我还可以在山上养些蜜蜂,我还养了一只黑猫,每日与它作伴。这些风景是在城区得不到的。”袁亭选择这里作为画室,更多的是因为想要给画画找一个单纯的空间,给自己多些灵感。
袁亭很多朋友以为她是在享受生活或是在修行,但记者跟她交流后发现,她是深深地乐在画画当中,只是把生活也活成了画的一部分。袁亭工作日晚上都在城区家中度过,每天早上陪儿子洗漱吃饭后送到小学上学,然后花40分钟骑摩托车约30公里,抵达“鹿人山房”,喂猫,然后开始画画,一直画到下午5点,骑车回家接儿子回家,辅导儿子作业,等儿子睡着后,袁亭又画画到夜里2点。
袁亭并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有钱人,但绝不是穷人,画画是她最大的爱好,也可以养活她,更给她精神上的富足。她乐于质朴的生活,喜欢乡村的一切,来到乡村找个偏僻的住处,从这里寻找画画的灵感。
新闻推荐
□记者江志裴丽丽,贵池区殷汇镇灌口村人。十一年来,她始终精打细算过日子,尽心尽力侍奉生病公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演绎人间大爱,感动邻里乡亲。2006年,裴丽丽的公公患上了腰椎疾病,在本地医院花了一万多...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