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河南一青年流浪至池州,在市救助站住了5年5年来,他想不起“我是谁”;一朝清醒,两天内寻到家人,他踏上了归家的路——走失5年的流浪青年终于回家了

池州日报 2018-01-17 07:54 大字

今天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刘松林,今年刚过30岁,河南省商丘市睢县胡堂乡刘楼村人。没有人知道,这个年轻人是如何一路流浪来到池州的。2013年9月23日,衣衫褴褛的刘松林在主城区流浪,好心人打电话告诉市救助站,从此,他在救助站一待就是5年。5年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一边带他看病,一边帮他寻找亲人……

终于,2018年1月9日,这个青年记起了自己是谁,10日,终于联系上他的家人,13日,这个在外流浪多年的青年,和家人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记者 唐馥娴 文/图

>>>>

一句“我想回家”

打动所有人

刚到救助站时,刘松林蓬头垢面、衣不蔽体,神志也非常不清楚。工作人员将他送到医院,诊断出他先天性智力低下,患有精神障碍。由于一直记不起自己是谁,救助站工作人员看他年轻,亲切地叫他“小他”。

“你叫什么名字?”、“你家在哪里?”、“你家还有什么人?”救助站工作人员每天都要问他这些问题。然而,“小他”一直未能说出有效的身份信息。于是,救助站将他的情况录入全国寻亲网,又帮他采集了DNA,可惜由于有效信息太少,始终找不到“小他”的家人。就这样,他在救助站一住就是5年。

1月9日中午饭后,“小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屋内溜达,却缩在角落里“嘤嘤”地低声哭。细心的工作人员在他身旁蹲了下来,问他“你怎么啦?不舒服吗?”“小他”哭着说,“我想回家。”这是“小他”5年来第一次清楚地表达自己想要回家。

工作人员意识到,“小他”终于清醒了。于是他们连忙询问他:“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刘松林。”“小他”这次异常清楚地回答了出来。工作人员再问:“你家在哪里?”“我家在河南民权。”“你家还有什么人?”“我哥哥叫刘某涛;我爸爸叫刘某海,妈妈叫宋某萍。”“小他”一股脑全回答了出来。

>>>>

几经辗转

终与家人取得联系

“小他”的回答如此清楚而有逻辑,救助站沸腾了起来,这次得到的信息应该是真实可信的!

市救助管理站站长方福康立即将“小他”诉说的信息推送了出去。当天下午17点就收到了《今日头条》的反馈信息,河南商丘有人回应说知道“小他”,确实叫“刘松林”。救助站立即跟河南民权县公安部门取得联系,请求核查“刘松林”的身份信息。10日上午,民权县公安部门打来电话,“小他”不是民权县的,但是,他们发现“小他”和睢县一名失踪的“刘松林”很吻合。

放下电话,救助站又和睢县公安部门取得联系。一小时后,睢县公安部门打来电话,说已经来到了刘松林的家,确认了“小他”就是睢县的“刘松林”!

“喂?我是刘某涛!我是哥哥啊……”睢县公安部门的电话里,传来哥哥刘某涛焦急的声音。哥哥得知找到了失踪5年的弟弟,激动得连话都说不顺畅。

紧接着,站长方福康的手机又响了起来,分别是刘松林的堂哥刘某广和刘某强,都焦急地询问刘松林的情况。他们说,这5年来,家人从没间断过寻找刘松林,但一直找不到。没想到,他竟然到了离家这么远的安徽池州。

“刘松林!高兴吗?你要回家啦!”救助站工作人员拉着刘松林的手问。刘松林开心地咧着嘴笑。

>>>>

流浪青年

踏上了回家的路

11日上午,刘松林的堂哥打来电话,说和刘某涛商量好,马上买动车票来池州接弟弟,叮嘱刘松林要“安心等待”。

13日上午8点20分,刘松林的哥哥们辗转来到池州市救助站。兄弟们相见时激动不已,见到弟弟的那一瞬间,刘某涛的眼泪夺眶而出,而堂兄们的眼眶也都红了。刘松林一直拉着哥哥的手,开心地说着“我们回家。”当哥哥拿出手机,翻出父母的照片时,刘松林一眼就认出,对着相片一直喊“爸爸、妈妈……”

“谢谢你们将弟弟照顾得这么好,让我们还能相见。”刘某广激动地说。

临别前,救助站所有在站人员都一起送别这个曾经的“小他”回家,叮嘱他要按时吃药、保重身体。

1月13日晚上20时,刘松林安全回到了家中,在春节到来之前,终于与亲人团聚。

新闻推荐

池州市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去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7717公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

本报讯(记者倪晓春)近年来,池州市通过建设网络化、运营一体化、管养全面化等一系列有效措施,扎实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截至2017年底,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7717公里,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率达100%。据...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