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池州:持续保障改善民生着力增进人民福祉

池州日报 2017-12-29 01:00 大字

□ 记者 谭永奇/文 左泽川/图

近年来,池州市着力提升民生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探索多元供给机制,保障民生资金需求。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民生工程建设,2016年全市共吸纳社会资金7.8亿元,占工程总投入的25%。整合要素,加强同类项目政策衔接,优化资源组合,充分利用存量资产。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将适应市场化方式运作、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民生工程项目,交给社会力量承办。民生工程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市县两级财政部门进一步完善民生工程资金“绿色通道”,做到民生资金及时申请、及时拨付,优先兑现,加快资金拨付和支出进度,保证项目实施需要。

创新工作推进机制,保障项目实施进度。强化组织领导,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民生工作情况汇报,市人大、市政协将民生工程作为常设议题,市政府将民生工程纳入全市重点工作。注重超前谋划,住建、交通、卫生等部门积极开展政策宣传、调查摸底等前期工作。加大督查力度,市政府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月一排名、一年一评价”的项目推进机制。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保障项目规范实施。建立了目标管理、政务督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五位一体”的民生工程监督机制,逐步完善了以民生工程特邀监督员制度为基础的外部监督机制。畅通民意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媒体宣传主渠道、网络宣传主窗口、镇村宣传主阵地作用。全面推行民生工程信息网上公示公开。注重监督效果,建立了群众信访、舆情监测、快速应对处理、交办督办等工作机制,及时发现、整改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完善建后管养机制,保障项目效益发挥。加强资产管理,对历年建成的民生工程资产进行登记、造册,经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建立管养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群众自主、市场调节”的原则,综合运用“一事一议”、自筹、市场化运营等多种途径筹措管护资金。创新建后管养模式,结合农村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文明创建等工作,以农村保洁为基础,以乡镇为主体,探索“分类管养、分级管护、资金统筹使用”后续管养模式;统筹管理使用农村保洁员、护林员、水管员等零散的人员经费,采取竞争性承包和购买岗位等方式购买服务。

完善绩效评价机制,保障项目实施效果。坚持“四个”结合,探索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民生工程绩效评价体系。“上下”结合,实行“上对下”考核目标完成情况,“下对上”评价民生工程实施效果。“条块”结合,市政府分别与15个市民生工程牵头部门和6个县区、管委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内外”结合,坚持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结合,采取“排序比较法”、“案件法”、“综合法”等方式,开展民生工程绩效评价,避免简单以统计数字代替工作的具体评价,增强了民生工程实效。

新闻推荐

元旦春节期间图书馆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本报讯(记者钱雪梅)记者从市图书馆获悉:为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满足读者的阅读文化需求,丰富读者精神文化生活,该馆将在元旦、春节期间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其中,2018年1月1日当天,市图书馆将开展《中华人...

池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池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