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光下的白铁

甘肃日报 2017-12-05 05:04 大字

包光潜

学校打井水用的白铁桶坏了。总务主任老孙对我说,你进城顺便买一个吧。这“顺便”也确实说得过去。我每次回家都要在县城汽车站转车,即便不回家,我也经常莫名其妙地跟着后背上背着悬梯的那种班车,到城里瞎逛逛,譬如到新华书店买几本书,或者到棉纺厂附近踅一踅,看看有没有小说里所说的那种美丽的邂逅。但我还是狐疑地打量着这位憨厚而略带农民式狡黠的总务主任,觉得有点不对劲。一个白铁桶犯得着进城买吗?两里外的老街上就有啊。后来,我似乎懂得了老孙头的好意,他想给我一个出差的理由,可以报销往返车票——那可是四块八毛钱的车费啊!嘿嘿,老孙头真是个好人!

逛了长江路上的新华书店后,我便匆匆忙忙地赶到东街。打白铁的铺子都集中在东街的三岔路口,大大小小的有十多家。尚未步入这片天地,我便听到“咣当……咣当”和“噼啪……噼啪”的打白铁的声响,或断断续续,或响声一片,比赛似的。白铁反射的阳光,几乎是杂乱的,没有人喊口令,它们就肆无忌惮地在东街上空晃荡。如果伫立这座小城的高处,几里地之外就能看到炫目的白光,刺得你睁不开眼睛。它们时而如同雷电,明亮耀眼;时而宛若鱼鳞,闪动即逝。在我青春而忧伤的记忆里,这是县城最美的风景之一。

冬日的阳光,有着一种特别的温情暖意。我坐在一处避风的店铺前,静静地享受正午暖阳奉献给我的惬意,聆听阳光弹奏白铁的声音——这种细微而不易觉察的声音被屏蔽在打白铁的声响里,只有静静地谛听,紧紧地抓住,才能感受出它的美妙,仿佛少女洗浴过的秀发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的声音一般,温馨而明亮。在这座县城,我举目无亲,这阳光下的白铁有如我的亲人,当别人感觉寒冷的时候,我却温煦如春。尤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若干年后,我竟然安居于此,娶妻生子,甚至终老池州——这是我籍贯栏目必填的名称,可我出生在它的乡村,离县城大约60里地。在时空和距离已经大大萎缩的当下,那个叫麒麟畈的小山村,坐乡村公交也只要几十分钟,可那个时代,它却是一个十分遥远的穷乡僻壤。

突然,打白铁的声音戛然而止。我缓缓地睁开双眼,一对父子已然坐在店铺门口吃午饭了。我瞟了一眼,他们的午餐十分简单。每个人的饭头上只有两条小咸鱼,外加几片青菜。他们吃得津津有味。那种自足的感受,令我难忘。

那个年长者放下手中的碗。问,想买什么家伙?我迟疑地应答,白铁桶,两个。

老人善解人意地笑笑,单位的?吃国家饭的?我连忙点点头,又冲他笑笑,但我的笑容一定是僵涩的。我知道,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能吃国家饭的,都令人羡慕。此时此刻,我的虚荣心似乎得到了小小的满足。不过,这美好的时间持续很短暂,我的骨子里还是自卑的,因自卑而忧伤。但自卑也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多少人因自卑才发奋图强,努力改变生存困境,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美丽人生。

我左手拎着两只白铁桶,右手不停地往嘴里塞包子,旁若无人地漫步在熙熙攘攘的东街,引来众人的侧目而视。我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吃相让他们感到惊讶,可在大街上吃东西的大有人在,我也不想故作姿态,假装文雅,民以食为天,仓廪实而知礼节,这是最简单的生存哲学。在侧目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我才留心观察。嗨,他们哪里是看我呀——他们是被我拎着的白铁桶反射的光刺得睁不开眼睛,条件反射地躲避呢。

30多年过去了,一想起当时的情景,我就忍俊不禁。我时常怀念东街打白铁的地方。只要走到东街,我总要到打白铁的地方驻足、张望,特别想找打白铁的人说说话。有意思的是,我每次去的时候,总是在秋天或冬季。这与当初的记忆,是不是有关呢?或者说,我的潜意识里已深深地烙下了有关打白铁的记忆。

遗憾的是,原来打白铁的地方已经面貌全非了。城市换了新颜,打白铁的人几乎绝迹,只剩下两个店面,生意冷冷清清的,所打的物件也是与时俱进,不再是白铁鼓、洋铁箱之类了。

我坐在冬阳下,问老人,您贵姓——好像不是城里人吧?

老人一边打白铁,一边应答,免贵姓丁,驻驾的。

驻驾这名称好,皇帝歇脚的地方——生意还好吗?我明知故问。

马马虎虎,还能糊口。老人的眼神暗淡下来,阳光依然明亮。

您老高寿啊?

六十多了,快七十了。

这么大的年纪还打白铁,真不容易。

还有一个比我年纪还大呢,七十多岁了。唉,总不能在家吃闲饭吧。

孩子们怎么不跟您一起打白铁呢?

青年人嫌弃这工作累,还不如在外面打工呢。

活儿多吗?不多。

您这是打什么?抽油烟机的罩子。这个呢?节能炉。

……

这真是一个好老头儿,会聊天的好老头儿。我们就这么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聊着,老人越发兴奋,他竟然在不知不觉中将我当成他的孩子。因此,许多话语中不乏埋怨与愁恨,难免不含有讥嘲。告别的时候,我说,我还会来看您的。

之后,我的脑海里经常翻腾着莫名的气泡儿,有如沼泽里的沼气,加速上升,不断变大。这一回,我恳请家人,我们到东街买个白铁箱子吧,装杂物……

新闻推荐

池州开发区健全机制力促投资量稳质优

本报讯(记者倪晓春)今年以来,池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断强化紧迫意识,进一步健全项目审批改革、台账管理、调度服务等机制,促投资、稳增长、优结构,全力促进园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园区签约落户项...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