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琴棋书画的熏陶,还有接地气的本土历史介绍公益夏令营让留守儿童快乐过暑假
记者 冷静俏 文/图
学打字、练书法、学画画、认琴谱、弹钢琴……2017年这个暑假,对留守儿童李赵锟来说,实在太精彩,“我会认琴谱,还会弹钢琴、画画、打字,太好玩,太有趣。”
半个月的公益夏令营生活,让李赵锟从一个“见识短”的山里娃娃,学会了电脑打字、弹出几首儿童钢琴曲、学习了书法和美术。“虽然我学的都是皮毛知识,但这些都是我以前接触不到的。”已经读五年级的李赵锟高兴地和夏令营老师分享他的收获,“等爸爸从外地回来,我要让他见识一下我的变化。”
公益夏令营连续举办5年
这个暑假,和李赵锟一起学习的还有30多个孩子,他们参加的公益夏令营,由“天力妈妈”白洋基地提供。该基地位于贵池区里山街道办事处白洋村,是中国妇女发展基会天力基金筹资建成的一所公益活动基地。
吴红雅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天力基金发起人,2011年,她变卖了房产作为天力基金的种子资金。在山东、北京和家乡池州东至升金湖及贵池里山白洋共创建四个爱心基地,2013年国庆期间白洋爱心基地正式竣工投入运营。
“天力妈妈”说的就是吴红雅,她曾经有一个聪明而美丽的女儿,名字叫天力,因而人们一直叫她天力妈妈。2004年,因一次意外,吴红雅失去了唯一的女儿天力,因而走上公益路。多年来,她从救助八零后女孩到帮助单亲妈妈、留守妈妈和她们的孩子,做了很多公益活动。
截至目前,在白洋基地受益的单亲妈妈及子女、留守儿童1000多人,先后有400多名志愿者一起来白洋基地参与传统文化和声乐,舞蹈、美术、书法民族器乐授课辅导。“从刚开始的10多个孩子到今年的56个孩子,基地为更多留守儿童带来有营养的、欢快的夏令营。”吴红雅介绍,白洋基地公益夏令营从2013年开始,一批批志愿者的参与奉献中,已经连续举办5年。
寓教于乐 留守儿童感受温暖
2017年白洋基地夏令营56个孩子,主要来自白洋基地周边村庄的小学一年级至初三的留守儿童。由池州秋浦文化研究会和安徽师范大学数学计算机学院合作为其教学,主要教授数学与计算机、秋浦文化和音乐、舞蹈、书法、美术等内容。
“有谁知道秋浦河的来历,秋浦歌十七首描述的又是什么景象?”今年的白洋基地夏令营除了琴棋书画情操的熏陶,还有接地气的池州历史知识。据秋浦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光荣介绍,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池州,了解池州历史,以后更好地为池州发展添砖加瓦,他们将秋浦文化引入夏令营课堂,“我们给孩子讲述秋浦河的来历、李白之缘秋浦歌十七首、秋浦人的节庆,秋浦河一带的民俗文化等等,为的是让孩子知道,作为秋浦人的后代,我们要为努力学习好好做人,无愧做一个秋浦人。”
在白洋基地的公益夏令营,还有一件趣味事。每个孩子早上来上学时,都会带上自家菜园的一点青菜、豆角、辣椒,或是几个土豆来夏令营。午餐前,孩子们会先背诵感恩词,然后再吃饭。这里的主食主要有米饭、馒头和锅巴汤,五六盆小菜都是孩子们从家里带来的,每个孩子都吃得津津有味,一粒不剩。
“让孩子带菜,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孩子懂得感恩,乐于奉献。”吴红雅介绍,为了上好这堂感恩课,社会上不少企业家、爱心人士为基地赠送电脑设备,让孩子学习时感到暖暖爱意。池州城区一家蛋糕店,在夏令营结束时,送来一个大蛋糕,让基地孩子集体过一个大家庭相亲相爱的生日,好多孩子现场感动流泪。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谢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在共抓大保护的背景下,江南产业集中区从规划管控、岸线治理、项目准入、渔民上岸等方面积极探索,力争做到“加减”结合,有效保护长...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