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线上搜集信息线下精准跟进集中区拓展互联网招商新渠道

池州日报 2017-07-20 01:00 大字

本报讯(通讯员谢桦)2016年以来,江南产业集中区紧跟发展潮流,探索“互联网+”模式招商,利用互联网打破时空限制,实行线上搜集项目信息,线下精准跟踪对接,取得良好成效。截至目前,该区通过58同城、赶集网、微信、QQ等网络平台推送招商信息约20万条,先后获取比亚迪云轨生产基地、光大国际环保发电、启迪控股科技服务等项目线索354个,来区考察企业281家、其中上市公司7家,达成合作意向企业42家,签约落户企业7家、总投资50.35亿元。

“培训+考核”,打造专业网络招商队伍

一是精选人员。成立网络招商局,由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直接主抓,副县级领导担任局长,从各部门抽调26名本科以上学历的年轻同志组建13支网络招商小分队,每个招商小分队至少配备1名计算机类的专业技术人员。明确网络招商局、各网络招商小分队网上宣传、项目推介、信息搜集、后续服务等职责。二是定期培训。制定实施网络招商培训计划,每周五召开招商项目信息分析会,由各招商小分队总结汇报一周政策宣传、项目推广、信息搜集情况,分享工作经验;每月底召开一次招商引资培训会,由区产业发展(招商)部负责同志讲解集中区最新招商政策、主导产业动向等;每半年举办一次专题招商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教授来区授课。三是强化考核。在严格实施全区招商引资综合考核方案的基础上,对网络招商实行单独考核,对网络招商引进的项目实行叠加招商奖励政策。出台网络招商专项工作方案,细化网络招商考核指标,明确各网络招商小分队年度招商线索搜集、邀请意向客商来区考察数量、签约项目投资额等量化指标。

“宣传+搜集”,推进产业项目无缝对接

一是疏密结合强宣传。利用网站宣传,在集中区官网、官方微博公开并定期更新招商政策、产业动态和区位、环境优势等,加强与中工招商网、久久厂房网等知名门户网站,国经咨询、上海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专业招商网站和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论坛、贴吧广泛合作,通过精准投放网页广告、搜索引擎、友情链接等方式推送招商信息。利用“朋友圈”宣传,委托专业公司设计制作电子招商宣传册和视频短片,并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及时分享推介,目前已制作图片200余张,视频80余个,个性化宣传单页100余张,H5招商微信息已转载1.5万次。利用过境短信宣传,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深度合作,每年累计发送过境问候、招商宣传等信息8万余条。二是有的放矢找线索。围绕“装备制造、铝基新材料、绿色建材、电子信息”四大主导产业,网上精准搜集关联企业的投资者、管理者、生产产品、经营规模、所需配套、上下游产品等数据,分类整理形成企业信息库并实行动态追踪。紧盯国内徽商商会等知名商会和协会网站,及时了解相关企业动态,多渠道搜集外地池州籍创业人士及相关信息,形成有效企业数据库和项目信息库。针对梳理出的目标企业,逐个电话对接、邮箱推送集中区相关情况。目前已电话对接项目3万余次,对接企业8068个,搜集整理客商群邮箱465个,发送相关邮件6201条,收到回复3182条。

“跟踪+服务”,确保项目快速落户建设

一是分层分类抓对接。在前期宣传、搜集和初步对接的基础上,建立并定期更新意向企业项目库,按区域划分至各招商责任主体,由网络招商小分队陪同各招商责任主体逐个上门对接、考察和定期回访、跟踪,目前已累计上门考察企业98家。对投资意愿较强、产业契合度较高、发展前景较广的重点项目,由管委会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带队进行重点对接、洽谈,力促项目早日签约落户,目前领导带队考察网络招商项目70个。二是全程跟踪抓服务。实行项目落户预审机制,由网络招商局借助互联网对投资者、企业背景等进行初步调查,运用大数据思维对拟落户项目进行预审,提高招商项目签约落户决策效率。实行落户项目全程跟踪服务机制,探索“互联网+服务”模式,建立涉企服务“微信群”,及时受理、解决企业反映的融资、招工、水电气、政策兑现、项目申报、环保等需求,目前已累计解决各类问题251件次。推行行政审批“全程代办”服务,努力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区”,目前已累计代办审批业务2980件、办结率100%。

新闻推荐

天气热了外卖“火”了市区这些地方叫外卖最多

本报讯(记者刘晓丹)连日来,池城持续高温,烈日炎炎下跑出去吃饭实在是件痛苦的事,许多上班族或者宅男宅女情愿待在凉爽的空调室内,只需一通电话或者上网点鼠标,自有外卖员将香喷喷的饭菜送上门来。由此,一...

池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池州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