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村有“书屋”“大餐”惠民生

池州日报 2019-12-19 06:34 大字

□ 记者 江志

12月16日,在东至县泥溪镇元潘村农家书屋里,陶正运和几位村民正在津津有味地翻阅书籍。“我在外打工已经多年了,以前受到不公平的待遇,由于不懂法律法规,只好自认倒霉。现在村里建起了农家书屋,实用又方便。通过看书我找到了法律依据,今后再维护我们农民工兄弟的利益心里就有谱了。”村民陶正运告诉记者。

今年以来,东至县致力打造“文化强县”,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截至9月底,该县所有公共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文化馆全面免费开放;234个农村文化信息工程点建成数字农家书屋;农村文化活动演出234场,完成率100%;农村体育活动开展234场,完成率100%;农家书屋持续更新出版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加快建设“三美东至”,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随着“农家书屋”工程的持续推进,现已实现了全县行政村“书屋”全覆盖。每个书屋的藏书量均在千册以上,并根据阅读者的类型提供了多样化的书籍,涵盖农村实用技术、法律、卫生、科普、文学、政策等十多个门类,涉及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农家书屋”建成以前,打牌、打麻将等娱乐活动就是群众业余生活的全部。信息和知识的闭塞让大部分村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如今,“农家书屋”为群众了解生活之外的世界,积极投身于先进农业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条现实可行的渠道,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泥溪镇元潘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康告诉记者,“我们致力于将‘农家书屋’打造成村民心中人人向往的‘藏金阁’,让‘农家书屋’成为指引农村发展的灯塔,让农村在谷仓满、钱包鼓的同时,也筑起成果丰硕的‘文化粮仓’”。

近年来,东至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补足文化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满足了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给市民“烹饪”出一道道文化大餐。

整合资源,建强基层文化阵地。以文化活动场所建设为重点,逐步完善镇、村(居)两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拓展市民文化馆、家风馆免费开放新阵地,建成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健身广场,并配备电脑、乐器、健身器材等设施,为群众日常文化活动提供免费使用场所。目前,全县15个乡镇234个村(居)全部配齐文化设施,积极推动数字农家书屋建设,实现站内无线网络全覆盖。

创新机制,激发内生文化活力。县文化馆在暑假期间举办“公益课堂”,针对广大少年儿童开办免费艺术培训,让孩子们接受少儿舞蹈、少儿电子琴、少儿合唱等方面的艺术培训。县图书馆免费开放借阅,常态化开展“我的书屋 我的梦”农村少年儿童阅读实践征文活动。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继续开展各种文化活动,指导各村开展“田间课堂”和暑假快乐班,通过有计划的辅导培训,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和非遗传承活动开展,提升乡村文艺活动水平,激发基层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内生活力。

贴近群众,丰富文化活动形式。充分利用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创新活动方式、打造活动品牌、展现活动魅力。开展乡村春晚、“荷花美·香隅行”夏季文体旅游活动周、“快乐出发·健康香隅”绿色骑行、官港镇秧畈村纳凉晚会、泥溪双龙村“迎中秋第二届全体村民中秋晚会”、泥溪元潘村庙会和官港新溪村“迎中秋 庆国庆”暨第二届国家级非遗六兽灯文艺汇演等各类文化演出活动280余场。自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项目以来,各地文化活动开展情况及演出场次情况进行定量补助后,极大激发了全县各地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地开展各类文化演出活动300余场,全县涌现出农村剧团21支,业余文艺团队60余支,常年活跃在广大农村和社区广场开展演出和表演,通过创新演绎模式为群众送上精彩纷呈文化大餐。

强化宣传,唱响惠民“好声音”。通过悬挂标语、横幅、发放宣传单页等传统宣传方式以及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网站推介等新媒体宣传的方式,将文化惠民工程同乡风文明建设相结合,落实“文明家庭”“文明村落”等一系列创建评选活动,通过表彰模范典型、弘扬传统美德,营造健康、文明、和谐的乡情氛围,提升群众对文化惠民工程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新闻推荐

县卫健委组织开展流感防控救治工作培训

本报讯(通讯员卫宣)近日,县卫健委在县人民医院门诊综合楼四楼会议室组织开展2019年流感防控救治工作培训,东至县各医疗机构负...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