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修”工程让东至更靓丽□记者江志
近年来,东至县以“城市双修”理念加强城市建设与精细管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记者 程昭 摄
改造老旧片区,整治人居环境、水污染防治,打通断头路,植绿增绿……近年来,东至县扎实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的“城市双修”工作,将“城市双修”作为打造“幸福之城”的重要抓手,出重拳、下猛药进行城乡“环境革命”,坚持不懈推进生态建设,建管并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治理“城市病”,保障民生改善、城市转型发展,力促城乡增颜值、提品质、展新貌,城乡处处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生态修复筑“绿色”
在东至城区生态大道,经济林、景观林、生态林各有千秋。一片片、一层层,新绿随风摇曳。新修建的尧渡河沿河景观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新去处。曾经的垃圾场,如今已建成戏(舞)园、梅园、竹园、菊园、荷园等不同风格的主题公园,让穿城而过的尧渡河成为城市景观河。漫步在尧渡河边,眼前的一切,令东至县主城区老街社区退休职工王福章激动不已:“看到尧渡河河水一天天清亮,景致一天天变美,心中确实感到欢欣鼓舞。”
东至县坚持以生态治理为优先战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沿河、小区、城市广场等植被进行修复,对水环境进行治理。见缝插针开辟具有休息、游憩功能的公共空间。设置城市公园旅游步道、园林小品及健身设施。修剪原有绿化,补充更新花木品种。拆除占绿、毁绿的违章建筑物,恢复绿化功能。补种退化的草坪,优化绿化空间布局,见缝插绿,优化乔灌木配比和常绿落叶比例。在保留小区原有高大乔木的基础上,增绿添彩,适量增加景观小品座椅、花架、廊架、景亭等。在绿化设计中尽量发挥古树名木的文化历史价值,丰富环境的文化内涵。结合小区道路交通条件,补建机动车泊位,增设交通标志规范管理,让居民生活出行便捷,小区环境提升。
基础建设提“品质”
今年,东至县坚持建管并举,推进“城市双修”,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品质,着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主城区。梅林社区居民张新来说:“今年打通敬慈东路、环城南路、环城西路,实施尧渡河生态补水工程,消灭断头路,实现道路畅通工程。我们的城市变得越来越好了,越来越宜居,真是一座幸福城。”
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计划,计划整治改造老旧小区5个,房屋总建筑面积6.84万平方米,直接受益居民834户。2019年计划整治改造龙腾、建设、远景三个小区,总建筑面积2.85万平方米,涉及居民334户,计划总投资610万元。改造后的小区道路通畅,满足多用途车辆的通行。对于占用现有道路或消防通道的垃圾杂物或长期无人管理的车辆予以清理。增设道路标识,明确消防通道。细化道路等级,适当拓宽原有道路,合理调整小区的主要道路出入口的数量和位置,对破损道路进行修补。
对电力和电讯线路实施整改,清理废弃管线,统一高度和线路走向,有条件的选择地下敷设。实施雨污分流,推行雨水收集工程,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因地制宜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升现有老旧小区变压器容量、供电线路、电缆电线及主开关规格。小区内增加路灯及景观照明系统,有条件小区增设或预留电动汽车充电桩位。在单元入口附近的隐蔽位置设置垃圾容器,实行垃圾分类袋装,在不影响道路通行和小区景观的区域设置固定垃圾收集点。
环境整治绽“新颜”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曾经杂物堆积的房前屋后,如今变得井然有序;曾经杂草丛生的道路两旁,如今绿树摇曳;曾经的破房烂院,如今已整理修葺;曾经小街小巷中的违章建筑,已在陆续拆除……城乡面貌的改善,得益于东至县城乡人居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的深入推进。
走在东至县城大街上,你总能看到这样一群人,他们戴着统一的小红帽。他们是由县直机关干部职工组成的志愿服务队,这样的队伍每天活跃在城区各主干道和交通要道,开展市民和车辆不文明行为劝导活动。县宗教局的汪永发经常参加这样的志愿活动,他说,参加志愿劝导后,自己会更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如果每个人都改掉一个陋习,那么我们整个城市的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在东至,2万多和汪永发一样的县直单位职工都参与到创建中,常态化开展“环境革命”,在背街小巷垃圾乱倒、污水横流、杂物随意堆集上出重拳、下猛药,集中开展整治。推进清“白”行动,打造洁净村庄、洁净社区、洁净校园、洁净厂矿。
如今的东至,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街道更干净整洁了。东至正在“城市双修”过程中焕发出勃勃生机。
新闻推荐
三合汤是良附丸、百合汤和丹参饮的组合方。药物组成:高良姜、香附、百合、乌药、丹参、檀香、砂仁。焦树德老中医临床用于...
东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