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古寨:乡村旅游“复兴”千年古村
□ 记者 汪玉芳
虽然时值初冬,不似春天生机盎然,但此时东至县花园乡南溪古寨却有别样的美。风儿给山林里的绿叶染上了红色、黄色、褐色……田野间色彩斑斓,风景如画。走进村庄,铺设精巧的石板老街、质朴自然的卵石泥墙、曲折相通的幽深小巷映入眼帘,整个村落留存着古朴风貌,犹如一幅渐次展开的水墨画卷。这个千年古村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被称为“大山里的最后一支匈奴部落”,2012年被列入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如今正因乡村旅游焕发新的生机。
11月8日,记者来到南溪古寨,南溪村村主任金林书告诉记者,这里生活着170多户匈奴部落族后裔,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村寨。唐朝末年,金氏祖先到此地定居,至今有1127年,传世60多代。村里至今有保存完好的成套老家谱。
跟随着村主任的脚步,千年古村落渐渐呈现在记者眼前。循着水泥路进村,首先进入眼前的就是村口的古樟树,树下有一座单孔石拱小桥名曰会源桥,“会源”即聚财的意思,在村口还有另外两座相同的桥,被当地人称为“进村三把锁”。金林书告诉我们,村子至今保留着完整古朴的原始生态自然风貌,民房全是徽派建筑样式,还有部分元朝和明朝的民居,整个村庄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一条S形溪流穿村而过,小桥流水连接着九十九巷,形成八卦迷宫,弄弄相通,沟沟相连,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古村落意境。
由于南溪古寨处在一个群山环抱的深山峡谷中,交通闭塞,曾一度凋敝。近年来,东至县花园乡南溪村在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国传统古村落保护项目的双重推动下,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传统古村落焕发新魅力。看着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庄一点点变美,68岁的盛玉琴老人深感自豪:“道路修得宽敞,溪水重见清澈,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这几年来村里的游客逐渐增多。盛大娘把老房子内部修缮一番,开了一间农家乐。“刚刚还有个游客打电话来,这个周末定两桌饭。”盛大娘忙着打扫房间,准备食材。“鸡是院子里养的,青菜是后院种的,来我们这里,图的就是农家的新鲜生态。”老人说,她每年接待游客就能增加一两万元的收入。
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是根和魂。建于明朝的大成祠是金氏宗祠,由于年久失修已有不同程度的毁坏,可喜的是,记者看到古祠堂的修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正是南溪古寨最为宝贵的资源。”60多岁的金长志老人是南溪古寨匈奴文化市级非遗传承人。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祠堂屋梁上雕刻着弓箭的造型,柱子上和石墩上都能看到蓝天、白云、草原毡帐等民族纹饰,祠堂一侧墙面上尚能清晰看到的箭孔。金长志还在帮村里积极整理和发掘南溪古寨地方语言、歌曲、习俗、祭祀活动的相关特色文化资源。每周金长志都会到南溪村共和小学为学生们传授匈奴语言,教授匈奴歌舞。今年南溪古寨(匈奴部落)的传说市级非遗传习基地在共和小学正式挂牌。
“作为典型的匈奴文化遗存,我们将依托古村落的天然资源优势和历史文化特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农家乐和民宿作为载体,实现村民增收。”金林书告诉记者,近些年南溪村大力发展茶叶、菊花、食用菌、瓜蒌等特色产业,下一步,该村将通过做强特色农业品牌、做优乡村旅游,实现两个产业融合互动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新闻推荐
□记者邓柱11月10日,东至县胜利镇升金湖畔烟波浩渺,清澈的湖水,映着蓝蓝的天空,显得格外洁净明朗。不远处,成群的候鸟在浅滩上...
东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