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共筑绿色合力

黄山日报 2019-10-01 08:59 大字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区坚持规划先行,使环境整治有章可循。结合各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发展现状,率先完成了村庄布点规划;依据地理位置、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等情况,先后完成了1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的整治规划和7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

美了乡村富了民

走在雨后的河磅中心村,干净整洁的石板路旁是清澈见底的丰溪河,令人心旷神怡。路边的墙绘十分抢眼,这是村中巧匠钱叶忠花了一个多月时间,从数百根树枝中挑选的枝条设计的,成为村民和游客争相拍照的网红墙。河畔摆放的几个旧陶罐也是村民家里闲置的,拿出来插上几枝绿植在村道边一放就成了美丽点缀。变美的村庄提升了村民的自豪感,村民们笑哈哈地说:“我们把原来打麻将的时间都用来为村里做点事了。”

“新丰乡有种桑养蚕的传统,但收入较为单一,村民积极性并不高,这三年将传统种桑养蚕向农旅结合发展,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果。”新丰乡党委书记马维海介绍。2017年,丰溪村建设300亩桑葚园,并连续举办三年桑葚节,建设桑葚文化馆,打响了新丰桑葚品牌。

除了丰溪村果桑园,新丰乡还有新丰村杉木林、盛洪村香榧林和猕猴桃、安居村油茶基地等多种特色农业,初步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开启花海经济和田园农业,桑葚、板栗、油茶、香榧、覆盆子、竹笋、黄花菜等,季季有产品。

自2013年以来,黄山区积极推进美丽乡村整治和建设工作。到2019年,已建成省级中心村54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不包括城关镇甘棠镇)13个,市区自主建设中心村16个(其中有8个升级为省级中心村),全区494个自然村中有451个自然村环境得到有效治理。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黄山区坚持规划先行,使环境整治有章可循。结合各村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优势和发展现状,率先完成了村庄布点规划;依据地理位置、人口规模、产业发展等情况,先后完成了13个乡镇政府驻地建成区的整治规划和70个中心村的建设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做到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

黄山区摒弃了盖新房、砌围墙、建广场亭廊的“老套路”,改变了“重建设、轻整治”的惯性思维,持续加大拆违控违力度,集中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全区共拆除余房1800间、围墙12000余米,清理乱堆乱放、乱搭乱建1860多处。实施电力、电话、电视“三线”整治工程,整理杆线30000多米,拆除线杆300多根(处),净化了村庄环境。围绕留得住乡愁,积极注入文化元素。新丰河磅中心村,利用本地的桑树枝、树根和竹片等材料展示中华传统的孝道文化,用破旧围墙余屋的老砖旧瓦修建村庄巷道,既有乡土特色又方便实惠。

2014年至2018年,黄山区连续五年获得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区)称号。多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在黄山区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发展成熟的美丽乡村开始走上旅游新业态,先后建成新明古诗里、仙源东园艺栈、汤口云门山居、焦村栖溪农庄等“民宿之旅”基地。三口、新明、新华、新丰等乡镇,先后举办“太平猴魁制作技艺大赛”“油菜花观赏节”“新华竹笋节”“新丰桑葚采摘”“太平猴魁开园仪式”“仙源西瓜节”“甘棠梨园采摘”“焦村镇龙虾美食节”等农事节庆体验活动,进一步丰富了产业发展的内涵,也极大地增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信心。新丰鲍家园中心村通过开展游客采摘桑葚活动,仅一个月时间就获得了5万多元的旅游收入。

黄山北麓崛起旅游城

位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城,是一个典型的小山城,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尤其改革开放前城市建设发展非常缓慢。到改革开放元年,城区建设用地不到110公顷,城区人口约1万人,只有3条很短的街道,两三层大楼的建筑也非常少。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后,黄山区的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如今的黄山区城,建成区面积达到9.51平方公里,形成了老城区、新城区、经济开发区三大板块连结的格局。道路宽畅,花红树绿的绿化带随着道路不断延伸,一个个精品小区座落其中,一个个公园广场精致优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一个新的旅游城市正在快速崛起。

改革开放以来,黄山区的城市建设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发展过程。1984年至1989年市政建设总投资688万元,是前13年的8.6倍。新建凤凰路、龙井路等7条街道,铺设下水管道11公里,自来水供水量由1000立方米/日扩大到6000立方米/日,新建和改造旱厕为水冲式公厕,建成了第一个2000平方米的平湖广场小游园,城市雏形显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旧城改造为突破口,推动城市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跨入21世纪,区委、区政府提出“城区面貌三年大变样”的目标要求,迎来了城市建设的第三个高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旧房改造力度,平湖路、北海路、太平路三条主街道全线成片旧房改造完成。与此同时,实施城市南扩西拓,政务新区于2004年初步建成,城市框架基本拉开。

近些年来,黄山区围绕建设现代旅游城市的目标,精心组织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和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生态质量、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完善老城区、建设新城区、塑造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味”的发展思路,认真落实城市规划,统筹抓好土地利用、城乡建设、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等各项措施,全面推进城市建设。2013年以来,城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0.05亿元,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完成投资12.31亿元。完成了城市外环路、翡翠东路二期等25条城市主干路网的建设和改造,城区“一环五纵五横”道路骨架网基本形成。黄山区绿道步道建设于2013年开始实施,截至目前,共建设绿道66.8公里,形成沿仙源路、南环翡翠路的老城区环线绿道、沿轩辕大道、丹霞路的新区环线绿道并向有关乡镇延伸。中心城区15条主要道路全部按要求建设和改造了无障碍设施,实现城区主次干道“盲人行走有专路,轮椅通行畅无阻”。完成城北防洪排水渠、污水处理厂二期、垃圾填埋场防渗工程二期、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建设,实施了浦溪河综合治理,完成了一水厂迁建和国际实验学校项目建设。按照“城市即景区”的理念,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亮化、美化水平,通过规划扩绿、见缝插绿、租地造绿等途径,结合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不断加大城市绿化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先后建成了凤凰湖公园、南山公园、北海南路文化墙等。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整治,将群众反响十分强烈的“水不畅、路不平、灯不亮、无绿化”,影响群众出行、入住等环境脏乱差的小街、小巷、小区进行全面改造,累计实施“三小”改造和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4个,惠及群众约2798户、8500多人,居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交通建设驶上快车道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黄山区人民怀揣梦想,遇水架桥、逢山开路,开展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条条土路变成柏油公路,国省干道和县乡公路互联成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大缩短了城乡之间、本区与周边大中城市之间和时空距离,也改变了人民的出行方式。

黄山区位于皖南腹部,是典型的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因道路崎岖,交通闭塞,故有“深藏不露,独居深闺”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初期,黄山区交通基础非常薄弱,仅有一条大岩线(东至县大渡口镇至徽州区岩寺镇)穿境而过,总里程为76.5公里,无一条硬化道路,碎石路、泥路是黄山区百姓出行的日常,肩挑、驴驮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出行是“天晴一身土,下雨一身泥”状态。

70年来,黄山区开展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领域始终朝着拓宽融资渠道、多元投资的方向,不断深化改革,把公路建设纳入国债项目,政府投资、集体集资等相结合,大力实施通达工程,高效益、高速度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70年里,在黄山区大地上,一条条土路变成柏油公路,国省干道和县乡公路互联成网,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大大缩短了城乡之间、本区与周边大中城市之间和时空距离,也改变了人民的出行方式,为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1996年12月26日,太平湖大桥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07年9月28日,合铜黄高速公路黄山区段全线建成通车,从合肥来黄山的车程从过去的6小时缩短到3.5小时。“十一五”以来,黄山区累计投入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资金10.5亿元,新建和改建了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建成通车,打通了鹊岭、兴岭、白沙岭、龙门岭及俞家等隧道,对外通道结束了翻山越岭盘山路的历史,大大接近了黄山区与江浙沪等东部沿海城市的距离。环太平湖公路由原来的83公里缩短到64公里,新华、新丰等太平湖北岸地区到城区的车程从原来的两个小时缩短到半个小时左右。

农村公路进村入组。“十一五”以来,黄山区累计投入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近4亿元,升级改造农村公路1067公里、桥梁47座,从根本上解决了公路运行不畅、群众出行难等问题。建成农村公路“村村通”民生工程328公里,全区除龙门乡麻川村以外的78个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或沥青路。硬化村组道路477.42公里,打通了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村民出行基本实现鞋不粘泥。实施农村道路畅通工程262公里。

目前,黄山区正抢抓机遇,大力推进G530焦村集镇外环段改建等续建项目,加快建设芜黄高速。G205谭家桥镇域改扩建工程、东黄山国际小镇客运综合服务站、池黄高铁黄山西站城区连接线等重点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展望未来,前程可期。黄山区交通将实现质的飞跃,高铁时代全新开启。1.5小时通达上海、南京,与武汉、南昌等长江经济带城市交通距离有效拉近。高速网优化完善,国省干线和县乡道路通达能力明显提升。黄山区的交通必将迎来安全畅通、舒适洁美、快速便捷和四通八达的崭新局面。

新闻推荐

5人当选今年8月份“池州好人”

本报讯(记者李玲)日前,经池州好人评审委员会评定,张银月等5人当选2019年8月份“池州好人”。新当选的5位“池州好人”分别是:...

东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