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疾病志不短不等不要勤致富 东至县尧渡镇村民吴占东脱贫致富记
□ 通讯员 张治平
“只要勤动脑、勤动手、能吃苦,能坚持,一切都能改变”,这是吴占东创业的信条。虽身患绝症,常年吃药,但他以坚韧的毅力与病魔博弈,与困难斗争,努力发展产业,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
吴占东是东至县尧渡镇兰城村前坂组村民,2013年上春的一天,正在田间干活的他,突感胃部疼痛,在妻子的坚持下,吴占东被送往县医院检查,结果是胃癌。当时,吴占东的儿子正在部队当兵,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妻子得知丈夫患了癌症,如晴天霹雳,仿佛天一下子塌了。吴占东心里却很清楚,自已得了癌症,想治好很难,且家里经济本就不宽裕。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把痛苦埋在心里,耐心安慰妻子,不要告诉孩子们,自已的病经过治疗一定会好的。
为了治好丈夫的病,吴占东的妻子是东借西挪,向亲朋好友借了好几万元,及时给丈夫做了手术。好在病情发现的早,手术很成功。接下来是不停的检查、化疗、复查,高昂的医疗费用,还要供养女儿在校读书,沉重的经济压力,把一个本来就不十分殷实的家庭逼向了贫困的境地。2014年,党的扶贫春风给吴占东一家带来了希望,他被村里纳入了第一批建档立卡贫困户。
自从评上贫困户后,吴占东享受了大病救助、“351”、“180”等一系列健康扶贫政策的支持,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吴占东的病情逐渐好转。
此时的吴占东没有懈怠,想着要干点什么,尽快还清治病欠下的外债,还有供养女儿读大学的费用。经过多方考量,他发现种植黑木耳是比较稳定的产业,也适合本人的身体实际。
想法有了,项目也敲定了,但是,挡在吴占东面前的第一个大难题是:前期投资比较大。家里因自已治病,已是一贫如洗,还欠许多外债,再向亲戚朋友借不好开口。思来想去,吴占东决定找村两委帮忙。在听了吴占东的想法后,村支部书记连夜召开村“两委”会,讨论研究扶持吴占东发展黑木耳的事宜,并为他争取到五万元扶贫小额贷款。
有了这第一批的创业资金,吴占东说干就干。他从外地请来师傅帮他拌料、接种、灭菌,指导他做床和栽培管理等。他虽然每天吃药,身体时有不适,但他总是咬着牙坚持着。每天天不亮就和妻子来到田间地头,整地平,搭竹棚,添置好相关设备,做好黑木耳栽培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师傅的指导下,吴占东很快就掌握了黑木耳栽培管理的“温度、湿度、光照、养分”四要素,抓住了黑木耳种植的要领。
一份耕耘,一份希望;一份辛劳,一份收获。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吴占东种植的3万棒黑木耳给了他丰厚的回报,纯收入达到2万多元,一年就实现了脱贫目标。同时,他还抓住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机遇,创办了东至县占东家庭农场。2018年,吴占东将黑木耳种植扩大到5万棒,当年纯收入达到5万元,还清了因治病欠下的债务。他还积极主动安排本村其他贫困户到自已的家庭农场就业,帮助这些贫困户每人每年增收3000多元。他说,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能使全村的贫困户和自己共同富裕起来。今年,吴占东再次扩大了黑木耳种植规模,计划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
吴占东感慨:“回想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这几年,真是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镇村干部的帮扶,让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好、越走越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今年以来,东至县创新施肥方式、打造技术样板、加强宣传培训,扎实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创建工作。对照任务清单...
东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东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