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目前,池州市“幺蛾子”为害田块均得到有效控制

池州日报 2019-06-24 06:42 大字

□ 记者 江志

“我手上这个爬行的小虫,就是草地贪夜蛾的幼虫,这个‘幺蛾子’祸害的能力可不小。”6月22日,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站研究员姚卫平,在贵池区乌沙镇丰庄村玉米田头召开的草地贪夜蛾防控现场,这样介绍着。

据悉,这种“幺蛾子”早在2016年就开始在境外“肆虐”,自今年1月份入侵我国以来,发展十分迅猛,已在全国18个省884个县(市、区)监测发生,面积达342万亩。安徽省自5月17日黄山市首发为害,截至6月10日,11个市48个县(市、区)发生。池州市于5月21日东至县首发,现已覆盖全市各县区,防控形势严峻。

据了解,这种“幺蛾子”的特征是能吃、能生、能飞,祸害特别快,还特别容易肆虐。草地贪夜蛾寄主超过300种,吃玉米、水稻最狠,仅在非洲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到130亿美元;特别能生,一只母蛾子一生可产卵900—1000粒,每个卵只要两三周就长大“生娃”了;母蛾子在产卵前可迁飞500公里。此外,草地贪夜蛾群体作战,一天能啃光一片玉米地,啃完后列队迁移下一片地。

市农技推广中心主任王双喜告诉记者,为坚决打赢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市农业农村局下发了《关于加强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成立了市级技术专家组。6月5日,组织全市各县区植保站技术人员参加了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在六安市召开的全省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班。同时各县区通过微信、网络媒体等途径,客观宣传草地贪夜蛾发生危害情况,让公众正确认知草地贪夜蛾,消除“恐虫心理”。目前,全市各县区已累计筹措资金6.3万元,开展培训7场。市级印发挂图400张,发放农药420亩在乌沙镇开展统防统治。

据介绍,今年全市春玉米种植约8万亩,以鲜食玉米为主,均小户种植,较分散,种植时间不一,生育期跨度较大,夏玉米已播种7.3万亩,草地贪夜蛾当前主要集中危害迟播春玉米和夏玉米,虫龄在2-6龄,一般百株虫量0.4-1头,最高3头;被害株率0.1-2%,最高4%。截至6月17日,全市共累计发生面积达1899亩,累计防治面积达2466亩次,目前草地贪夜蛾为害田块均得到有效控制。”

面对虫情,全市上下科学应对,制定和完善了防治预案与方案。针对池州市是草地贪夜蛾北迁南回的桥梁地带,属迁飞过渡区,全市以玉米为重点,采取标本兼治。治标上重点开展幼虫防治,降低玉米被害株率。治本上重点推行生态控制、成虫诱杀,降低当地危害损失,减少外迁虫量。

姚卫平说:“池州市春玉米和夏玉米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适宜草地贪夜蛾取食为害,随着本地虫源繁殖,加之外地虫源的不断迁入,有可能进一步加重为害。下一步,各县、区须加强巡查和测报工作,准确掌握该虫发生发展动态,及时发布预警预报,让大家提高认识,掌握科学防控知识,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市农业农村局将根据发生情况适时对各县区防控情况进行督查指导,进一步推动该项工作顺利开展,力争将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的损失降到最低。”

新闻推荐

汪程华:潜心钻研提技能大医精诚施仁术

首届中国医师节“安徽好医生”、安徽省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市第四届人大代表、市科协第三次代表大会...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