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巷往事

池州日报 2019-04-05 08:12 大字

东至县第一中学504班霍文晨

指导老师:洪峻

梅子巷是一条普通的小巷,事实上它并不如它的名字那样惹人遐思。但梅子巷的“前世”和“今生”反差巨大,常常让我浮想联翩。

爷爷叫霍建国,因为他出生于1949年10月1日,与新中国同龄。因此可以说,爷爷是建国70年里梅子巷变化的见证人。

爷爷说,自己虽然生活在和平年代,但物质生活极其匮乏。爷爷的兄弟姐妹众多,家里的青壮年需要去挣工分,大多数的孩子只能由哥哥姐姐带大。后来三年困难时期的食不果腹和文化大革命,又让爷爷这一代人几乎与知识绝缘。

爷爷说,那时候的路一遇到下雨天就成了泥浆,从梅子巷到县城要步行一个多小时,也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到县城去一趟;那时候的大米和油等要用粮票去兑,常常要排一上午的队才能换到粮,有时甚至没有粮食换;那时候穿的衣服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破了就打块补丁,袖子短了就接上一截;那时候家家户户住的都是用茅草临时搭建的屋子,后来才改用土砖建房。一家老老小小十几口人挤在一起,没有自来水,没有冰箱、彩电,没有手机、电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子过得清苦而单调。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兴起了。爷爷正值年富力强,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爷爷凭着一身力气、一股子干劲儿,为自己和家人撑起了一片天。这才买得起青砖瓦片,做了两间屋子。

现在,看一看成排的小洋楼,看一看笔直的水泥路,再看一看家家院子里停放的小汽车,你就知道梅子巷今非昔比了。

听了爷爷的述说,再瞧瞧眼前的生活状况,我为新时代新中国感到自豪。梅子巷的明天会是怎样呢?我憧憬着,等待着。

新闻推荐

张溪镇落实贫困人员参保工作

东至讯(通讯员陈长生汪萍)为全面落实贫困人员应保尽保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织密扎牢社会保障“安全网”,东至县张溪镇多举措助力...

东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