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根雕刻晚年精品生活

池州日报 2019-03-29 07:18 大字

□ 记者 石泽丰

刚吃完早餐,徐孝宏立马放下碗筷,离开饭桌,搬出往日从河沟里捡拾回来的枯死树根,如同对待宝贝一般一一轻放在门口,再拿来砂纸、油漆、漆刷等。徐孝宏的老伴江才凤一边收拾着他吃过的餐具,一边嘀咕着:“这老头的那根筋又犯了,饭吃好了也不歇一下,就去弄他那些破烂的树根。”3月26日上午,天空放晴,把春光洒满人间。现年67岁的徐孝宏觉得手边没有什么要紧的事要做,是该打理它们的时候了。

徐孝宏是东至县尧渡镇尚合村村民,他所居住的楼房的西面,是成片的金黄色的油菜花,和他家院子里几棵盆景和一些奇形怪状的根雕遥相呼应,显得格外诗情画意。这些根雕有的似狗如兔,有的似白鹤亮翅欲欲起飞。就着太阳的光芒,他躬着身,把清漆一遍一遍地涂在这些“飞禽走兽”身上。他认为这样的天气给打磨好的根雕上刷清漆,是再好不过的了。“刷清漆一方面能保持木质本色,另一方面可以防蛀虫。”面对记者的疑问,徐孝宏道出了刷清漆的原因。

从上世纪80年代,徐孝宏就开始制作根雕。“1985年,我在亲戚家看到了一本有关工艺美术的书,上面的作品很美,这让我对根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回来后,我就上山捡一些枯死树根,作为原坯,利用农闲时节,边琢磨边打理,一直没有放弃过。”出于对生活的热爱,把它当作业余爱好的徐孝宏道出了自己一直坚持的原因。这一点,在江才凤口中得到证实:“这老头子,过去农忙时,他晚上还对着树根发呆,思量着怎么打磨,打磨成什么样的艺术品,有时半夜灵感来了,他便马上拿起工具干。”

虽然做了30多年,但徐孝宏并非为了钱,他很少卖他的作品。曾经有邻居建议他把制作好的作品卖掉,可是他不舍得,毕竟是自己一刀刀刻出来的,费了不少的心思。“每每看到自己的这些作品,心里特别高兴,虽然比不上那些大师的作品,有的做得有点瑕疵,但毕竟凝聚了自己的心血。”徐孝宏指着一个被做好的“非洲猎豹”说。每做好一件作品,他就把它们收藏在三楼的一个房间里。“那间房就成了他根雕工艺品‘博物馆’,只要有亲朋好友来,他都要展示一下自己的杰作。”江才凤说。在他的带领下,记者看到了他房间里20余件已打磨好的作品,这些“动物”个个栩栩如生。

由于住在山脚下,枯死树根很容易获得。去年一场大水,把不少的树根冲到了河里,徐孝宏捡回了十来个。他在制作之前,先用电磨工具把树根外部进行抛光打磨,再用刻刀一点点雕刻。从来没有老师指点过的他,全靠自己对生活的积累,凭着感觉和艺术细胞,一点一点地修刻。“起初用刻刀不习惯,因为有的根雕细节部位较小,刻刀的力道比较难掌握,刚开始废了不少料,自己磨合了一段时间,逐渐掌握到了一些窍门,手感也慢慢有了。”徐孝宏说。他直言,现在孩子们都大了,他想把根雕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把生活的美融进自己晚年的世界里。

新闻推荐

推进全域旅游 红色之旅不应缺席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

东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至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