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痕溯源与考略刘国栋
现东至县木塔乡荣兴村所在的村落,就是颇有名气的黎痕古镇。据当地汪、王两大家族族谱记载,黎痕古镇始建于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距今已逾千年。这里曾是原利安乡政府的所在地。
查阅有关资料得知,徽州汪华公在公元7世纪初叶的隋末唐初业已是一方诸侯,保有杭、睦、宣、歙、婺、饶等六州之地,自称吴王,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归唐,被封越国公,而同处徽州的王璧(在唐末黄巢兵乱之际,王璧偕其婿郑传组织兵民御乱守土安民,因功被吴王杨行密封检校兵部尚书,授银青光禄大夫,后又被命为祁门县令)出生于公元9世纪中叶(唐武宗会昌五年,即公元845年),时间相差两百多年。
最早开辟黎痕的是汪家,迁居黎痕的始祖系徽州越国公汪华后裔;王家乃琅琊王氏,系唐代检校兵部尚书大献公王璧后裔,后唐年间从祁门县闪里镇移居此地。
相传王家当初居住在一个叫阮家畈的偏僻村落。其始祖早就相看了黎痕东边的一块苦竹窠,想在此地安家。但这是汪氏家族的地盘。后来,王公趁汪氏族谱修成之际前来恭贺,并委托与自己交好的汪氏族人帮忙撮合,买下了一小块地基,从而奠定了今后扩张的根基。
传说中,当时王公提着一斗米,一对公母鸡,四十二个鸡蛋作为购资。汪氏有人提出,东西太少,不能答应。与王家关系甚密的汪氏族人说,不就是一块苦竹窠么,何况他只要一小块,就卖与他吧。双方拟定了一式二份凭证,王公提出为了雅观,仿照结婚彩礼清单上的称谓写成:珍珠一斗,凤凰一对,元宝一盒。后来,王家繁衍迅速,在东头一块苦竹窠上扩建房屋,不几年就连成起一片几间的小屋场。这下汪氏家族不答应了,他们把王家告到县衙。王家将购地凭证呈给县太爷,声明如果汪家执意要收回地盘,则向汪氏家族索取巨额赔偿,倘若赔偿不起,他们王家还要继续扩大地盘。汪家哪来的珍珠、凤凰、元宝,面对白纸黑字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只能任由王家在黎痕街镇东边苦竹窠无限拓展了。
黎痕曾几度易名。最早开辟村子的汪家取村名曰“黎浑”,之后迁徙而来的王家把自己的地盘叫做“南阳”(分界线位于镇中王家河至八家弄一线)。后来随着人丁的增长,房屋的扩建两大自然村连为一体,形成一个大的集镇。其时,两族人口几乎持平,近乎势均力敌、旗鼓相当。出于交通便利及市容市貌建设需要,两族决定共修石板路(资金主要来源于两族人丁的集资,并广泛吸纳外姓及社会捐助),由于地势落差较大,在西头建造了七步台阶,俗称“七步街”。石板路铺成后,在竣工典礼上,有乡彦提议,融为一体的新集镇应该有一个新的名称,以表达和平共处、团结互爱的愿望。经两大家族长老协商,在原来两个村名中各取一字——新的地名“黎阳”从此诞生。“麒麟戏珠”“黎阳义井”“莲花形胜”等黎阳八景就是大家共商“村”是的成果及写照。
在民国时期,区公所下辖黎浑、南阳、霞林、水口等9个保,谓联保。后设黎痕乡治,政府所在地就是黎痕古镇,老百姓俗称黎痕街。管辖范围上起黎阳,西至与泥溪交界的石痕岭(同样是从黎阳和石痕岭各取一字)。解放初,设黎安乡(初期叫荣兴乡),管辖范围大为缩小。黎安的黎本是沿用了黎痕的黎字,取名黎安含有“黎民百姓,安居乐业”之寓意,后来在使用过程中被简化为利安,但“利”字在民间的读音中始终读作扬声的“黎”,从此黎痕街被改为利安街。2007年利安乡被拆并。后来,当地人萌发了浓厚的乡愁情结,逐渐地利安街又恢复了原先黎痕街的称谓。
黎痕古镇是一个融合多个姓氏的大村落,今天仍有二百多幢房屋,千来名常住人口。听老辈人说,上先黎痕古镇上有三条平行的主街道。清朝末年,太平军残部已多沦为土匪。他们烧杀抢掠,活活将两条街道烧毁。街南街北的田地上,至今残垣断壁、碎瓦础石依稀可见。现在剩下的这条老街,就是中间的那条“七步街”,仍然可见有的房屋被烧伤的痕迹。乡亲们一般都相信这种说法,那是土匪的胆怯与乡民的全力捍卫和抢救才得以幸存的。
镇南有一条宽阔的龙泉河,河里储藏着丰富的砂金。从民国一直到上世纪末叶,每年冬季农闲时的枯水季节,毗邻的江西老表(余干、万年、乐平人)都要推着独轮车,带着大约两尺长、八寸宽的船形木斛,一支别在腰间的装砂金的带有活扣的细竹筒等淘金工具来到了黎痕。镇上人自己从不淘金,不仅让他们在河床上这里挖挖、那里掏掏地淘金,还免费让他们住宿在自个家里。江西人出来一趟多多少少都会有所收获,相传那年一个淘金人在到达的翌日于两处河埠间的浅滩上就淘到了鸟蛋大的一颗金子,第三天就打道回家了。运气好的时候,有些人还能意外淘到金戒、元宝或银元。
依傍镇子的河边错落着三处河埠,河埠皆由整齐厚重的青石铺成。每天的清晨和傍晚,都有前来担水的汉子,或洗衣洗菜的村妇和姑娘,以及他们叽叽喳喳的谈话声与时而爆发的欢笑声,当然,偶尔也夹杂着嘤嘤的哭泣与粗鲁的叫骂声。至今王家河、汪家河、阮家河的河埠名称依然保留着。
黎痕街道原是一条著名的古徽道,约莫二里长,全部用青石板铺就,其上遗存的盈寸深的独轮车辙昭示了街镇古老的历史。什么是徽道呢?在明清两朝,徽商是我国商界的一支劲旅。这支队伍将徽州的茶叶、桐油等土产贩至外埠,又将外埠的食盐、洋油等商品贩至徽州,在各个区域内皆有一条必由官道,那就是徽道。
街道两旁的房屋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青砖黛瓦,高高的马头墙,屋内雕梁画栋,镂空绮户,雕刻着人物花卉的础石,以及鳞次栉比的老店排门,这些都见证了当年街市的繁华与生意的兴隆。
几位历尽沧桑的老者说起黎痕古镇的故事来那真是头头是道。他们绘声绘色地说,上先这里每天南来北往的商贾或贩夫走卒如过江之鲫,沿街两面都是店铺,槽坊、油坊、豆腐坊、小卖铺、酒店、旅馆……比比皆是。还有就是春楼,卖春的女子模样各异,身体不同,但有一样相同,那就是守规矩,男客放在帽子下的钱财她们是分文不取的。
东头槽门内王家很富裕,他们平生不知霜为何物,但有济贫扶弱之心,号称“三碗半粥”,即要饭之人到了门口,有三户各施一碗,一户施半碗,至今王家祠堂还保存着钦赐“乐善堂”的牌匾,以及省长许世英的题字匾。
在古镇的中街有一口古井,相传这里曾谋杀过清代一位朝廷御封的武状元。那天,古镇上搭台演戏,开场前人们看到一个叫汪杰三的后生帮助点亮汽灯,不到两个时辰,演出结束时人们又见他帮忙收拾道具。而恰在这天夜里,相距120多里的县城发生了一起盗窃县衙银库的大案。经查,汪杰三正是作案人。汪杰三没有马匹,没有车辆,居然在不足两个时辰的时间内徒步完成了来回250里的惊天大案,真是不可思议!县衙找到汪氏祠堂要人,族长召集汪氏长辈设计了一个消灭“祸害”的毒局,差汪杰三到井下洗井,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一稻箩一稻箩的生石灰纷纷倾倒井中,将汪杰三活活掩埋!汪杰三被害死的第三天,朝廷御封汪杰三武状元的圣旨姗姗来迟。当天,族长引咎自刎。
环黎痕古镇皆大山也。山峦层层叠叠,终年云雾缭绕,处于盆底的古镇乃四水归一之平川。过去曾有高人说,这是一个出人物的地方。当地流传着“畲狮府,刘村县,黎痕好比金銮殿。”“桃三千,潘八百,抵不上黎痕一夜客(桃,桃墅镇;潘,潘村。都是当时江西省有名的集镇。三千、八百皆指人口数。)”的歌谣。至今仍有耄耋老人言道,黎痕自古就有人间天堂之谓,没有三分仙骨是进不了这里的,能在此安身立命的,都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地域狭小的黎痕在上世纪的七六、七七年还办了两届高中班。自改革开放恢复考试制度后,每年都有学子考上大学、中专,录取比例比城镇还高。1979年,街上一户人家同时出了一个重点大学生和一个初中师范生,一时遐迩闻名,成为街巷之美谈。
在镇西头以龙泉河为主流的四水交汇处,有一块十几亩的冲积沙滩,上世纪九十年代还是一片古树林,除了零星分布的十来棵数人合抱的枫树和油树外,其余均是脸盆般粗细的杉树。山风吹来,树涛阵阵;宁静之时,一只只松鼠跳来跃去,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林间自由地飞来翔去,鸣叫之声此起彼伏。近旁有一座石板古桥,东西各一桥头堡,中间一座菱形桥墩,将桥划成两段,上边各架有三块一丈五尺长,两尺宽的青石条。不远处还有一座南北朝向的木结构桥梁,仿佛苗族的长廊桥,上边建有凉亭,是夏天人们休憩聊天的好去处,同时也是一些流浪者常年遮风避雨的所在。在通往四里八乡的干线上都建筑了风雨亭,飞檐走壁,雕梁画栋,亭后凿一眼古泉。行人游子在此休憩,不仅能欣赏亭子的古风,还能饮上一瓢冬暖夏凉的甘泉。
原先在村落西边有一处古牌坊群,多是为贞妇烈女而立。
到新世纪初,黎痕面貌大为改观,房屋大多重建,多了一条新街,改了河道,架了新桥,镇上的石板古道换成了崭新的水泥路,那片茂密的古树林也被砍伐,改种竹子,如今是一片青翠的竹林。
一部分年轻人走出家乡,闯荡外面的世界,其中有不少人实现了城镇移民,成为新的城市人。
黎痕是块红色的土地。1934年7月,皖赣特委的首脑机关迁驻黎痕。10月,寻淮洲、粟裕领导的北上抗日先遣队(不久,并入方志敏的红十军团)曾在此作过短暂的驻留,当地及周边地区有500多子弟加入了红军(粟裕将军曾在回忆录中高度赞扬黎痕群众革命觉悟高、基础好。)
2016年8月,省政府批复黎痕为千年古村落,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黎痕红色纪念馆(前身是民间性质的黎痕乡愁馆),成为东至县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了不少城里人前来观光和旅游。
新闻推荐
本所讯(通讯员江资文)冬至寒意深,元旦欢乐浓。为了活跃校教职员工业余生活,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增强凝聚力,营造热爱运动,享受健康...
东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东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