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月:化“泥”为“艺”
□ 通讯员 沈醒醒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成形。走进官港镇洪方村的“明月泥塑生产制作和烧作基地”,柜台上摆放着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逼真的动物,竟都是用泥巴制作出来的。除了制作基地,何明月还开设了青窑泥艺馆、泥塑培训班、泥塑体验馆,1970年出生的何明月成了池州第一个将泥塑艺术作为事业的人。
年幼天赋异禀 捏什么像什么
何明月的父亲以前是当地有名的窑师。70年代物资贫乏,没有什么玩具。随父母到各村烧窑的何明月在窑场上唯一感兴趣的就是做砖瓦用的软软的泥巴。谈起她的第一个作品,是一只尾巴翘翘的小鸭子。“那是我七八岁的时候,我看到父亲用来做瓦的木棍放在桌上老是滚落,便捏了一只尾巴翘翘的小鸭子,将木棍放在鸭子背上,木棍就不会滚落了。父亲也将这只鸭子放到窑里与砖瓦一起烧成了陶器。”年幼但颇有天赋的何明月对捏泥巴的兴趣一发不可收拾,看到人就捏人,看到动物捏动物,捏什么像什么。
上学以后,何明月便告别了泥巴。直到她16岁那年,因家里贫困,父亲要明月辍学与他一起烧窑。女孩子干烧窑的粗活,不顾其中的苦楚,极强的天赋让明月捏泥巴找到了全新的快乐,让她获得了满满的成就感。以前有客户去找父亲定砖瓦,她建议客户在屋脊上嵌上一条龙,房子更漂亮。客户说,想法好,可是没人会做呀。她说,我给你做。结果何明月做了6条十多米长的泥龙,一条卖了1000元。何明月说,此后便有人来定做门前的狮子,有人来定做四大名著里的人物,某些作品甚至还被文物爱好者收购,她精湛的手艺获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巧手+走心” 作品仿佛会说话
静下心来,在脑海中构思好画面,采用老家烧砖的泥土,黄的,灰的,白的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将竹子削成想要的塑形工具。经过捶打、摔、揉,捏,一团普普通通的泥巴到了何明月灵巧的手里,眨眼间便被赋予了灵性和生命,等坯子晒上半个月彻底干透就可以拿去土窑烧制固形。不给作品上色,保留泥土本身的颜色,尽显古色古香的美。“灵感来了,几个小时就能做好,复杂一点的就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一个多星期只出一部作品也是常有的事。”
笔者在何明月的制作基地里,发现了好多与“农耕”有关的作品,以及关于她的父母长辈和童年记忆的作品。从松土、耙田、播种、拔秧、插秧、匀田、收割、打稻、扇谷,一直到丰收的每一个场景,父亲裤子的皱褶,母亲头上的青丝,姐姐脸上的汗珠……都被她巧妙的双手捏成了经典的泥塑作品,每件作品上仿佛都在述说着从前的故事,令人温暖与感动。
带领孩子学习 传统手艺望传承
“我要做个孙悟空!”“我做了一个可爱的读书郎!”一到假期,明月泥塑班内便有许多孩子们一边搓着泥巴,一边踊跃地要求何明月老师教他们捏制各种卡通形象。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在报纸上偶然看到免费学泥塑的消息,就嚷着要学。“孩子学习泥塑的热情非常高涨,能让孩子学习一门传统的手工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最大的十四五岁,最小的七八岁,泥塑班的孩子们都是自愿前来。孩子们跟着老师学捶打、摔泥、揉泥,学泥塑的模制步骤……学得像模像样,做得认认真真。“为了让泥塑这份技艺传承下去,我便决心招收一些愿意学习泥塑艺术的孩子,来传承我的这份技艺。” 何明月坚定地说。
目前,何明月被称为池州泥塑“第一人”。何明月坦言,希望更多的人能一起珍惜泥塑这样的传统工艺,将其发扬壮大。颇有家乡情结的何明月制作了许多与东至县有关的红色革命作品和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将东至的高山女英雄江小妹、东至周氏家族——周馥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用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将制作泥塑与弘扬该县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做出了很多带有东至特色的精美泥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周共和程安仓)为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全面推行学校素质教育,创建文明、健康、活泼、和谐的校园文化生活,展现新...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