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长贵:造林万亩还迭山青翠
□ 通讯员 江资文 陆静靓
“大干干到二十九,吃了年饭又动手”“拉通公路十八里,造林绿化一万亩”“工业农业齐头进,建设幸福大家庭”……这一句句在洋湖镇迭山村流传四十多年的顺口溜,背后都是关于劳模支书姚长贵带领村民开天辟地,脱贫致富的故事。迭山村今天的幸福生活,无疑与老支书姚长贵的艰苦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治田引水拔穷根
“带领村民尽快挖掉穷根,过上好日子”是姚长贵入村工作以来,从未更改的初心。1963年,35岁的姚长贵初任迭山村党支部书记,可土地贫瘠,水利不通,无法满足百姓衣食之需成为了他的心头大石。经过多方调研考察,老姚决定以“治农田,修水利”为突破口。他带领村民整改土地,划散田为片田,广积农家肥,改良土壤结构,两年时间增加可灌溉土地面积500余亩。
为了解决灌溉问题,他计划在地势高,三面环山的王湾大峡谷修建一座水库。经过专家指导,他组织山上的63户迁至山脚安置。到了施工时,“大干干到二十九,吃了年饭又动手”,男女老少齐上阵,石头一块块抬,土方一担担挑。三年间,王湾峡谷变成了一座库容量256万方的小一型水库。从此,迭山村将“农业命脉”牢牢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造林修路换新颜
在治田蓄水的同时,姚长贵开始谋划 “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迭山村的1.3万亩山场面积多为荒山秃岭,可老姚誓把荒山变成青山。“山顶松树山下茶,山腰荫排全栽杉”,他号召各个生产队,全面绿化荒山,万亩山场全部披上绿装。速生林、茶叶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村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1973年,老姚又力排众议,拉通了迭山村一条长18里、宽6米的村主干道,并在道路两旁种植水杉树。山青了,水绿了,路通了,贫穷落后的迭山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迭山村的变化吸引了《安徽日报》记者前来采访,《迭山青翠》《改造迭山》等系列专题报道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号召全省学迭山。自此,迭山村一举全省闻名,成为安徽省“农业学大寨”会议的参观点,姚长贵也被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同年还当选省人大代表。如今连绵起伏的大小群山,满眼翠绿;18里长的公路两旁,浓荫匝地水杉树,直冲云霄,这都是迭山村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办厂创业勤致富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他着眼本地资源,着手创办企业。1977年创办了茶厂,利用周边的茶叶资源,加工绿茶和红茶。1985年他抓住各地住房翻新的商机,利用本地丰富的石灰石资源开办了石灰厂和水泥厂,加工生产建筑材料。1986年,以水泥厂为龙头,新办了预制场、包装袋厂。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大都是出自本地,不受外界制约,产销两旺。后来,又相继创办了带锯厂、工艺被厂、养鸡厂,带动当地300余人就业。村民腰包鼓了,村里集体经济壮大了,他又着眼公共事业,办学校、设医疗室、建养老院……迭山村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虽然姚老支书已经离开人世,但他以村为家,以身作则,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动人事迹,至今感染着村民们。
新闻推荐
□记者唐馥娴汪梅香是东至县东流镇狭阳村的一名平凡的农家媳妇,在周边邻里的印象中,她总是微笑着坚强面对着生活中的困难。...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