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五代倾心教育带好每个娃——访东至县张溪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孝纯

池州日报 2018-11-08 07:00 大字

□ 记者 石泽丰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池州复建以来,池州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带好每个娃,池州许多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把毕生甚至几代人的精力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东至县张溪镇葛仙村欧阳家族就是教育世家的一个典型,五代人相继从教。11月2日,记者专访了东至欧阳氏教育世家第五代从教人、东至县张溪镇中心小学副校长王孝纯。

1973年出生的王孝纯是欧阳氏教育世家第三代从教人欧阳庆的长女欧阳南南的儿子。据了解,欧阳庆的祖父欧阳荣,是这个家族第一代从教者,他自费创办晋阳乡两等学堂,开创当地办新学的先河;欧阳庆的父亲欧阳祺,毕业于武汉大学英语系,先后任原徽州中学、贵池中学教导主任,原安庆师范大学教务主任,原东流县教育局长、师资养成所所长、菊江小学校长;1925年出生的欧阳庆,继续站上讲台,与妻子章芳青同时在小学任教,并教育自己的儿子欧阳桐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欧阳桐生最终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曾任坦埠中学总务主任等职,成为东至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受家族的影响,欧阳庆的大女儿欧阳南南要求自己的孩子王孝纯,欧阳庆的小女儿欧阳小荷要求自己的孩子何珊继续从教,致使王孝纯和1994年出生的何珊成为欧阳家族第五代从教人。

王孝纯说:“我是1992年走上教师这个岗位的,亲历了农村教育的变化。”他认为,从1989年到2000年,是池州市教育的调整和基础发展期,教育基础张力得到加强,2000年池州撤地设市后,全市又提出了“科教兴市”战略目标。到2007年,是全市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工作不断创新、教育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的全面快速发展期。

王孝纯回忆起20年前在大山从教的经历时说:“那时,我对着连绵起伏的大山,在心里许下了一句诺言,就是要老区的子弟多读些书,多受点教育,多一些人走出大山。”1997年,从教5年的王孝纯被任命为东至县张溪镇陡岭完小的校长。他说:“陡岭村地处皖南山区,沟壑纵横,居民分散,是革命老区,也是县级扶贫村。因为条件过于艰苦,山村小学难以留住教师,有人宁愿放弃公职也要离开这个穷山沟。”越是这样的环境,王孝纯越要求自己立足于此,要带好这里的每个娃。

据他回忆,上世纪末,山区百姓读书意识不强,一些适龄孩子不能如期走进教室,有些孩子上了几年学就辍学在家务农或者外出打工。王孝纯深感痛惜。每个新学期开学,他都要带领教师跑遍全村每一个山旮旯,走进贫困家庭做工作,努力让孩子们一个都不少地回到学校。他感叹:“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王孝纯说:“2000年,池州撤地设市,根据小学制改革实施意见,当年秋季开学全市城镇、农村各完小(含教学点)一次性由五年制过渡到六年制,2003年,全市所有县区小学开始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劳动技术课和社会实践环节开始纳入教学内容,2004年,全市小学取消统考和分数排名,学生开始实行素质教育考察等级制,到2005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新课改全面铺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100%,2006年,全市开始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通过改造小学危房、对口帮扶,市县(区)和单位共建,薄弱小学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提起这些改革的成果,王孝纯非常欣慰。

在教育好孩子的同时,王孝纯时刻没有忘记给自己“充电”,如今的他,已成为池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池州市青年骨干教师,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省、市重点课题研究,多篇论文被多家权威杂志刊登,且多次获省、市级奖项。

新闻推荐

刘金亮:扎根山村40年青春无悔为学生

□记者徐婷在距东至县县城60多公里的龙泉镇大板村,现年59岁的刘金亮,扎根这个山村40年,教过无数名孩子。他笑称自己是一头教...

东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