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至县泥溪镇回乡创业青年打造镇域田园综合体——变“问题”为“商机”共享农业风生水起

池州日报 2018-09-27 06:54 大字

□ 记者 陆寒芳

东至县泥溪镇青年刘明心,在回乡创业中,融入共享发展理念,变“问题”为“商机”,在壮大自己事业的同时,也带动家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在东至县泥溪镇朱村村的一处山林中,一只只奔跑的皖南土鸡打破了这里曾经的寂静。这里是安徽尔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松林农场实验基地的所在地,也是刘明心创业追梦的起点。

在其他乡村青年认为大城市机会多时,刘明心却认为乡村的机会更多。2014年,在外打拼并小有成就的他,毅然回乡发展农业。

回到老家后,刘明心创建松林农场,从养殖土鸡开始自己的创业之路。作为养鸡新手,面对一个个问题,在一次次失败与尝试中,刘明心不断对养殖环境、养殖方式等进行改造升级。随着土鸡销路逐渐打开,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然而正是在解决问题中,刘明心不断发现新商机。

“有位上海的老客户,每次在我们这买鸡时都会提醒我们一定不要弄虚作假。我就从中发现消费者存在严重的消费信任危机。如何解决这个信任危机问题?想来想去,我们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客户能够参与到鸡的养殖过程中来。” 刘明心告诉记者。

“客户通过我们尔岛公众号或者网上商城,就可以看到每一栋鸡舍的每个角落,还能把每一只鸡放大、缩小来看,观察鸡的生活状态。”刘明心在手机上向记者边演示边讲解。参加“共享鸡计划”的客户不论在哪里,只要有网络,只需在手机上动动指尖,就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喂养自己认养的鸡宝宝,零距离参与鸡的喂养全过程。

随着“共享鸡计划”的推广,吸引了不少客户从线上来到线下——到松林农场体验乡村生活。随着客户越来越多,吃住成了问题,刘明心办起了生态农庄。“不少客户买了我们本地的农特产后,觉得不错,总让我帮他们再寄点。”刘明心又想到利用“互联网+农业”的方法,既能让城里人通过互联网技术共享优质的农副产品、体验乡村生活,又能把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推介出去,让家乡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2017年,刘明心成立安徽尔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立尔岛镇域运营中心,搭建电商平台,在网上销售家乡农产品。走访挖掘泥溪镇的优质农特产,通过自制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原汁原味地展现给消费者。

土鸡、茶叶、乌鸡蛋、香菇、米粉、金丝黄菊等农特产在尔岛农业的在线推广下成功打入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2017年,我们的农副产品销售额达500多万元,今年预计将达到1000多万元。”刘明心说。公司利润上升的同时,也给周边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去年,村民张记宝养殖的200多只鹅直到农历腊月二十七还未找到买家,急得他找到镇长徐宏伟寻求帮助。徐宏伟找到刘明心后,刘明心利用电商平台,两个小时内将200多只鹅全部售出,及时解了张记宝的燃眉之急。

“我们泥溪镇茶叶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品牌推广,导致茶农效益不佳,全镇茶园面积也不断缩减。”徐宏伟告诉记者。尔岛农业重组富安绿茶农业专业合作社,恢复千亩野茶园。“在尔岛农业的带动下,不少茶农的茶叶销售渠道大大拓宽,经济效益直线上升。今年茶季,带动茶农收入达200余万元。”徐宏伟说。

一些村民在刘明心的示范带动下,解放思想,利用自家的空置房间,做起了民宿生意。村民宋年红就是其中的一位,“办民宿不仅为自己增加了收入,这些外来游客的到来也让我们的视野、思维开阔了不少。”宋年红笑着说。据不完全统计,全镇目前已有40多户参与发展民宿。

采访中,刘明心告诉记者,他的目标是打造镇域田园综合体“泥溪模式”,“我们将立足泥溪镇,融入共享发展理念,整合镇域内的农特产品、文化、旅游等资源,打包对外进行品牌化推广营销,加快发展泥溪镇镇域经济。”

新闻推荐

阳光慈善暖人心

□记者江志“我十分感谢市慈善协会对我的帮助,我将更加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以更大的爱心回馈社会。”近日,东至县...

东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东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