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汛而上共筑安澜——访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惠生

池州日报 2018-09-07 08:31 大字

□ 记者 邓柱

“多地水库溢洪、圩口溃破、房屋倒塌、农作物被淹、道路水毁、电力中断、通讯受阻……2016年7月上旬,池州遭受多轮暴雨侵袭,造成全市106.04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0.55亿元,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均创建市以来洪灾历史记录。”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王惠生回忆。

暴雨倾盆,江河卷起千重浪;力挽狂澜,干群同心抗天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委、市政府靠前指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和人民子弟兵合力奋战,积极投身到抗洪抢险救灾一线,上演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抗洪抢险救灾画面,他们在公与私、安与危、忠与孝、大家与小家之间,选择了为民、为公,以救灾为重、以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重,用坚强的意志筑起了牢不可破的“防洪大堤”。

指挥,精益求精保万无一失

面对雨情、汛情、灾情异常严峻形势和沿江、内河、水库、地质灾害四线作战压力,池州市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科学决策、周密部署、靠前指挥、强力调度,做到了防在灾害前面、抗在关键部位、救在第一时间,取得了“长江大堤安然无恙、中小水库安全度汛、地质灾害无人伤亡、转移人员妥善安置、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的重大胜利。

王惠生说,在2016年入汛前一个半月即召开全市防汛工作会议,提早做出防汛抗旱工作部署,启动防汛责任监督、会商预警、调度指挥、纪律督查“四项制度”和工作指挥、工程调度、人员撤退转移“三项命令”,提前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市防指坚持每天上午、下午、晚上三次会商(气象信息),及时、果断、准确做出阶段性工作决策,确保了防灾抗灾稳步有效开展。注重加强应急保障,夯实抗灾工作基础。针对险情形势,对长江干堤、内河圩口、中小水库、地质灾害点等区域,全面落实24小时巡逻查险排险要求。

出发,党员干部冲锋在前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组织。全市各级党组织组建“党员突击队”320支、“党员抢险队”160支,总数达9000余人。面对灾情,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抢险队”等方式,时刻走在防汛抗洪的最前头,树立党的旗帜,亮出党员身份,涌现出一大批冲锋在前、舍己为人、(下转6版)

(上接1版)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先进典型,在防汛抗洪救灾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结集,向灾情最重的地方出发

“2016年7月4日凌晨,红色预警再度拉响,暴雨倾盆而下,大部分水库水位超汛限或溢洪,长江、内河水位持续暴涨,池州市的洪涝灾害也深深牵动着武警安徽总队官兵们的心。武警黄山支队官兵根据武警安徽总队命令,跨区机动增援,奔赴池州市东至县抢险第一线。”王惠生说。

池州市洪涝灾害发生后,经武警总部指令要求,武警8690部队某部官兵共1000余人于8日上午出发奔赴池州市,抵达池州市后连夜奔赴抢险救灾点。救援、转移、抢修、重建,滔滔洪水中一顶顶橄榄绿更加鲜艳,一个个官兵冲锋在前;艰难险阻前军民风雨同舟,军地心手相连,凝心聚力筑起抗灾救灾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感天动地的池州军民合力抗灾壮歌。

救灾,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洪水过后,池州市把保障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抗灾救灾与灾后重建齐头并进。在多种途径解决好受灾群众居住难题的同时,池州市各地还全面安排医疗防疫、卫生保健、心理疏导和通信服务等事宜,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被、有住处、有病得到医治。据了解,此次洪灾中,池州市共转移群众9.12万人,每个安置点均安排一名基层领导干部驻守,协调做好群众生活安排、秩序管理、心理疏导等工作。市县两级紧急下拨救灾款1787.85万元、救灾物资606.3万元,发放大米10.49万斤、方便面2.1万箱、饮用水1.63万箱、棉被空调被1.12万床,救济6.6万人,保障了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共派出医疗防疫队815支、2834人。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池州市围绕建设‘三优池州\’发展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凝心聚力、大干苦干、争先进位、赶超发展的攻坚时期。未来征程上,我们必然还会面对各种风险挑战。”王惠生认为。然而,我们坚信,这种暴风雨锤炼的伟大精神,不仅在应对灾难时显示出磅礴的力量,同样会在未来的道路上,凝聚起全市绿色发展、错位发展、高端发展的合力,释放出更为持久、也更为强大的力量!

新闻推荐

东至开展高中入学新生应急救护培训

本报讯(记者倪晓春)日前,东至县红十字会邀请经验丰富的讲师对该县二中、三中2018年新入学的1500余名高中生进行应急救护培训...

东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