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周金根:为民站好最后一班岗

池州日报 2017-10-27 18:42 大字

□ 记者 汪玉芳

“要时刻以‘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法官\’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尊重和善待当事人,用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自1988年在基层人民法庭工作后,周金根扎根基层近三十余年,勤恳工作,心系百姓,是当地百姓公认的好法官。他多次被县、市、省级法院系统评为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两次。

东至县昭潭法庭诉讼管辖区域为龙泉镇、昭潭镇、青山乡和泥溪镇,辖区人口9万余人。三十多年来,周金根绝大部分时间在这山区度过,他的足迹遍布这里的山山水水,三镇一乡的绝大部分百姓都认识周法官。如今年近六十岁的周金根,仍像年轻人一样朝气蓬勃,从不迟到早退。有人不解:“你都快退休了,还那么积极、认真干吗?”他却回答说:“我要为民站好最后一班岗。”农村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多,周法官每年审理的案件均超百件,但每一件他都认真对待,不敢有丝毫马虎。李喜菊夫妇如今夫妻和睦,家庭幸福,一家人最感谢的就是周法官。当初因为一点琐事,夫妻俩怄气要离婚。接到案子后,周法官先到村子里调查,得知丈夫是个务实的好青年,又有缝纫技艺,夫妻俩平常感情也尚好,只是因为丈夫家家庭困难,遭到妻子娘家人嫌弃,又因为一些小矛盾引发纠纷。经过周法官的多次走访调解,夫妻二人才解了心结,周法官陪同丈夫一起将妻子从娘家接回。如今夫妻两人齐心努力,家里的小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基层的法官作为直接与人民群众联系,处理群众日常纠纷的法院工作人员,主动、有效化解纷争是各项工作取得人民满意的重要标准。周金根也是如此,他积极耐心沟通、急当事人所急,主动为当事人提供帮助。2016年5月,周法官承办一起唐老诉讼子女赡养纠纷一案,原告系87岁老人,因其与最小儿子产生矛盾而提出诉讼,老人说一定要告其小儿子坐牢。周金根来到老人的村子,了解到老人并非缺衣少食,老人的几个子女除最小的儿子生活较困难外,其余子女都经济宽裕、条件不错,只是近期老人与小儿子发生口角而堵了气,但是老人不知道小儿子最近患病的情况。周法官动员与老人要好的亲戚去劝解老人,老人得知小儿子生病后十分后悔,亲自到法庭撤回了诉讼。经过这一番调解,母子的感情也渐渐好转。周法官独具亲和力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当地百姓的信任与一致好评。

对案件当事人细心、有耐心,对周边百姓力尽所能地关心,三十多年来,周金根觉得自己无愧于共产党员的称号。说起愧疚,唯独是对家庭。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时间顾及家庭,工作需要时,他又第一时间奔向需要的地方。1998年家乡遭遇洪水,爱人打电话急需他回家,他却坚守昭潭法庭,参与昭潭镇政府组织的抗洪抢险活动,扶老携幼,照顾疏散群众。第二天洪水退后他才赶回家中,家里的小店因为抢救不及时,店中价值2万余元的商品被洪水浸泡。

周金根热情、公正,时刻以“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法官”来要求自己,时刻提醒自己要尊重和善待当事人,用一颗公平公正的心去对待每一个人,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傲人风采。

新闻推荐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东至县大渡口中心小学503班黄子然指导老师:胡兆贵以前在我家鱼缸里有八条小金鱼,七只大的,一只小的。小金鱼全身如雪一般白,头顶上点缀着一抹美丽的红色,如同戴了一顶小红帽。它的尾巴也是雪白的,薄纱...

东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