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徽省强化“三大保障”,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1215.9万农户领到土地“身份证”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7-08-04 11:44 大字

■ 本报记者冯长福

“我是去年底拿到土地证的,我家5.54亩土地终于有了‘身份证\’。 ”东至县张溪镇侯店村农民胡家根高兴地说。据了解,安徽省是农业部确定的首批全国整省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省。经过三年多的努力,目前全省完成确权登记颁证村(居)15547个,占应确权村 (居)的100%;确权面积8057.1万亩(比二轮承包面积多2244.1万亩〉,颁证农户达1215.9万户。同时,初步建立了确权登记颁证县级数据库,基本实现村级档案入柜、乡级档案入室、县级档案入馆。

强化“三大保障”

2014年初,安徽省确定了分三批开展整县推进试点、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全省确权登记颁证任务的工作目标;强化政策保障、队伍保障、经费保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及时转发省农委等部门《关于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总体目标、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各地利用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政策宣传。队伍保障上,三年来,全省培训县乡村组一线操作人员60多万人,专业测绘机构骨干技术人员2000多人。经费保障上,在中央每亩补助10元基础上,安徽省确定按国土“二调”耕地面积(包括纳入二轮承包的园地),以5元/亩标准,安排专项资金对试点县给予补助;市级财政也普遍按2—8元/亩的标准安排了补助资金;各试点县按照国家要求,把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县级财政兜底。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发挥农民主体作用贯穿于确权登记颁证全过程,坚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服务式确权,重大事项交由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民主讨论,特别是承包地四至指界、测绘面积确认等,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不强行推动。 ”省农委农村经营管理处副处长秦仲华表示,对确权登记颁证中遇到的问题,在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坚持村民自治,用群众易于接受的办法妥善解决,做到公开、公正、透明,防止了村组借少数服从多数的名义,限制或剥夺农民土地承包权利。

实地精确测量

“土地确权工作非常繁杂,必须建立统一规范的操作规程。 ”秦仲华介绍,安徽省坚持“五个统一”:统一操作流程、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测绘方法、统一档案管理要求、统一县级数据库建设标准。

“入户调查,实地精确测量,这是首先要做好的事情。 ”秦仲华表示,根据农业部确权登记颁证技术规范、规则,安徽省研究制定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方案》,对作业依据、主要任务、技术路线、技术方法、检查验收、提交成果等六个方面统一技术要求,从操作层面明确了技术规范。同时,统一测绘方法。对承包地调查勘测统一采用航空影像测量与人工实测相结合的地籍测绘方法,航空影像资料由省测绘局统一提供,专业测绘公司承担测绘,操作既便捷,又大大缩短了工期,节约了成本。

“在这项工作推进之初,我村应确权的土地面积有1200多亩,而到登记工作完成之时,实际确权面积达到了1600亩。 ”东至县张溪镇侯店村支书郭恒山介绍,以前“量地”基本都是用竹竿、皮尺进行粗略的人力测量,误差较大,加上有部分田基和一些“边边角角”没有计算在内,而这次土地确权,采用先进的航拍技术进行精准测量,全村土地最终确权总面积就增加了300多亩。记者从东至县农委了解到,该县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为53.3万亩,确权面积为75万亩。

显现多重效应

农村土地确权在维护农民权益、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拓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等方面已显现多重效应。

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了农民土地承包权益。通过确权登记颁证,有效解决了二轮承包以来农民承包土地长期存在的面积不准、四至不清、空间位置不明、登记薄不健全、档案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摸清了全省二轮承包土地的真实家底,使实际测量后多出原承包地面积的2244.1万亩耕地依法得到确认;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强化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保护,有效防止了在土地征占用、土地流转等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行为。

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东至县农委主任叶洲青告诉记者:“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增强,使承包地转得动、流得久变为可能,也增强了新型经营主体对流转土地长期投入的信心。近年来,我县土地流转明显加快,目前土地流转总面积已达21.6万亩。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安徽省各类新型经营主体达到28.8万个,比2014年增加6.2万个;耕地流转面积达3287.8万亩,比2014年增加746.1万亩。

拓展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一些地方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活化农村承包地的金融功能,以解决规模经营主体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目前,全省有24个县(区)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

新闻推荐

久病床前有“孝女”——年轻姑娘陈妍谱写孝亲佳话

□记者汪玉芳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因为伺候老人不仅需要耐心与细心,更得坚持住。二十多岁的女孩陈妍却是一个“孝子”,父亲一病就是4年,她用瘦弱的肩膀扛起照顾重病父亲的重担。一边是年幼的孩子,一边...

东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