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主题教育激发新津高质量发展生机活力

成都日报 2019-10-23 01:26 大字

唐华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牢记使命,方能致远。新津县委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落实中央与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相结合,与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高标准开展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牢记宗旨 树立以人为核心的价值追求

在生态价值取向上,落实公园城市理念,按照“超级绿叶”的公园城市总体架构,以“公园城市+全域旅游”为策略路径,将良好的山水生态资源作为核心组织要素开展城市规划建设,进一步推动生态价值转化。在安居乐业导向上,树立“一个产业类别就是一个城市主题社区”的理念,推动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注重居住和产业的平衡、商业配套和生产的平衡,打造宜居宜业的产业社区公园,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在“人城产”融合上,遵从产业生态圈的理念,突出人的需求,推动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积极打造与工作空间、生活空间交融的第三空间,用好用足成都人才12条、新津人才10条等人才政策,让来津创业工作生活的人才不想离开。

不负重托 勇担新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

勇担公园城市建设使命。把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园城市探索试点示范,加快呈现公园城市的创新表达、乡村表达、文创表达以及生态表达,营造“城市建在公园里、城市无处不公园”的生动场景,让公园城市成为一种城市运行方式和居民生活方式。勇担服务四川乡村振兴使命。抓住四川农博会永久落户新津的机遇,按照“农博引领+乡村振兴”思路,着力打造“1个农博平台+N个市州基地”“1个区域公共品牌+N个细分品牌”“1个农业科创中心+N个成果转化基地”的服务体系,复制推广“共享农庄”村社复兴模式,构建服务全川的农业博览平台和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勇担共建成都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使命。按照市委“推动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高新区、双流区和新津县共同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部署,依托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壮大智能交通装备、工业机器人以及智能家居研发制造集群,打造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依托中国天府农博园,培育发展以乡村为场景的新经济,推动生产生活生态互动、文创文博文旅叠加、创新创业创投耦合,打造永续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依托成都梨花溪文化旅游区,深化“文创引领+全业融合”,提升“花漾新津”旅游品牌,打造在地风土资本价值转化先行区。

抢抓机遇 发挥高质量发展的后发优势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强化“同走希望路、共建公园城”鲜明导向,大力实施津商回归、津商培育行动,让产业生态链、生态圈的稳定性和竞争力成为招商引资的有力砝码,着力吸引成长性强的新经济项目和有二次孵化能力的龙头企业、平台型企业聚集。实施TOD综合开发。抓住地铁10号线建设机遇,充分发挥轨道交通带动财富流动、提升城市品质、造就经济繁荣的力量,打造交通圈、商业圈、生活圈相互支撑的站城集合体,超前策划承载5G场景的城市底板,导入新经济产业及人群,打造“TOD+公园城市”典范。提升公共服务品质。按照政府公共供给与多元市场供给相结合的思路,开展优教新津、健康新津行动,加快墨尔文国际学校、成都外国语学校建设,推进成都市龙江路小学、石笋街小学、市机关三幼等名校在津建设分校,新建县中医院、妇女儿童医院和省骨科医院天府医院,促进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均衡。

改革创新 构建适应新发展的体制机制

创新“公园城市+全域旅游”体制机制。通过“公园城市+全域旅游”领导小组提高科学决策、集体决策水平,以公园城市建设局加强策划规划、城市设计和工作统筹,以专家顾问委员会制度强化战略对策研究及全流程指导,以规划建设导则管控体系实现项目实施全过程引导及管控,以国有公司市场化改革支撑公园城市投建运管。构建“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组织架构。按照扁平高效的原则,以功能区为单元实施撤乡并镇,各功能区明确一名县委常委和副县长联系分管,镇(街道)党委书记和相关委办局负责人兼任功能区班子成员,确定一家国有公司实施投建运维,形成“领导班子统筹协调+管委会具体推进+国有公司投建运维+镇乡(街道)协同治理”的管理组织架构。打造“1+3+N”智慧服务体系。组建县级智慧服务中心,整合政务服务、社区发展治理和综合治理三大模块功能。设立3个功能区智慧服务分中心,将70项企业事项下沉办理,链接成都科创通服务,实现企业办事不出功能区。在社区建立N个智慧服务末梢单元,将202项自然人事项下沉办理,链接天府市民云服务,实现群众办事就在家门口。

(作者:中共新津县委书记)

新闻推荐

成都地铁三条线路进入空载试运行

记者昨日从成都轨道集团获悉,为完成2019年底成都地铁三线开通的目标,目前5号线一二期、10号线二期和蓉2号线非首开段已全面...

新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