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三个省级水产工作现场会见证新津水产高质量发展步伐

金融投资报 2019-09-19 00:46 大字

新津水产养殖大场景图

“吃川菜在成都,品河鲜到新津”。记者近日从新津县获悉,以水产河鲜闻名的新津,今年已被全省三次聚焦——先后三个省级水产工作现场会在新津召开。这些省级现场会的成功举行,为新津水产产业提供了更加前沿的发展思路,更为全省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 本报记者 彭江 文/图

水城新津 迎来三次现场会

新津五河汇聚、水系发达,丰富的水资源为鱼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黄辣丁、青波、刺婆、石爬子、桃花鱼、水密子等河鲜鱼类品种众多,应有尽有,是闻名全川的水产大县,是四川省水产基地之一。

红汤黄辣丁、炝锅刺婆、家常青波、清蒸江团、秘制鲟鱼……光是菜名,已让人垂涎。吃完,更是唇齿留香,让人难以忘怀。

5月8日,全省水产循环水养殖和种养结合模式推广现场会在新津举办。6 月 18 日,2019年全省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推广研讨会在新津举行。8月23日全省现代水产产业发展任务布置会暨渔业大县部门负责人培训班在新津召开。

“今年三个省级水产工作现场会在新津召开,真的是前所未有。”新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表示,“新津借助这个机会,向来自全省的水产系统工作者展示了新津水产工作者的风采,同时把新津的好经验、好做法向全省推广。”

创新突破 新津水产科技带路

水中养鱼、水上种菜,这是今年新晋网红——渔耕田循环农业鱼菜共生农场的创新种植养殖方式。鱼的排泄废物成为植物的生产养料,植物生长则为鱼类提供食物,真正做到了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新津智能化玻璃钢循环水养殖基地,是目前省内最大的此类基地。基地采取高效生态的全新养殖模式,集成了循环水养殖配套设施、微孔增氧、底排污及水处理等技术体系。还有依托新津向全川辐射中伦稻虾项目。该项目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实现了小龙虾养殖标准化和规模化。这些特色项目,是新津水产技术实力的象征。也是新津县围绕“生态、健康、特色、高效”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促进绿色兴渔、质量兴渔、品牌强渔的有力见证。

喜人的数据显示:新津目前建成100亩以上的特种水产养殖场10个;生态循环养殖基地4个;农业部健康养殖示范场1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个。还建成10余家集休闲、垂钓、观光、美食、鱼文化等为一体,号称现代渔业综合体的休闲渔业基地。

“2018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达12100吨,渔业产值1.9亿,水产业总产值6.2亿。”新津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人士透露。

融合互动水产兴旺力促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水产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正是新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兴旺”的一个有力缩影。

为了做强水产产业,新津依托会节经济旅游发展和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积极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河鲜品牌产业链,深挖渔文化内涵,实现农旅互动、渔旅融合。以安西镇为代表,新津通过举办会节和赛事活动,突出发展“农业+”,将水产养殖、小龙虾、鱼头火锅、休闲垂钓、休闲旅游等进行串联,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津县相关人士介绍,目前,新津有特色河鲜和鱼火锅餐馆60余家,河鲜美食节等会节,每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带动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0多亿元以上。

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新津正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重建产业支柱,夯实乡村振兴经济基础,努力在全省全市乡村振兴中走在前列。

新闻推荐

破解他人微信盗走2万元 领刑一年

请漫画作者与本报联系,以奉稿酬本报讯(记者赵诗柯)见老丈人从新津捡了一部手机回家,新都男子何某刚“灵机一动”破解了密...

新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新津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