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津葫芦丝 川西平原上的傣家天籁(上) 席永君/撰文 徐献/摄影

成都日报 2016-04-18 22:13 大字

【弘扬传统文化】

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但在新津县花桥镇,却有一位做葫芦丝的手艺人,他做的葫芦丝行销云南,也在川西平原上吹奏起傣家的天籁。

曾制作数以万计的笛子

在一缕悠扬的葫芦丝音乐的引领下,我们在成都远郊新津县花桥镇上,终于找到了沈云新。某日,当我听说新津有一位制作葫芦丝的民间艺人,那一刻,我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成都地区有人能制作葫芦丝?这可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乐器啊!见我们到来,沈云新赶忙起身从铺子里走出。这间兼营葫芦丝乐器和各类鞋子的店铺大约有十二平方米,看得出在这个铺子里,鞋子比葫芦丝要好卖得多。今年六十二岁的沈云新非常好客,无论如何要我们到他家里去坐坐,并一再说他的家离镇上不远。

沈云新上了我们的越野车。沿大件路开了一段后,越野车驶上了一条狭窄的机耕道。六月的乡间绿意深浓。沈云新说,他的家快到了。一番梳洗打扮后,沈云新方才来到院子里,向我们娓娓谈起葫芦丝和他自己的家史:

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冬天,沈云新出生在当地著名的沈家大院。他说:“大院外的坝子上耸立着两根高高的桅杆,桅杆顶端挂着巨大的石斗。那是我祖父、叔祖父双双中举的标志。在那‘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这桅杆代表着一个家族无上的荣耀。”沈云新摆起自己的家史,内心充满了自豪。

从小沈云新就特别热爱音乐。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一人实在无法拉扯兄弟姐妹六个孩子,因此,十四岁时,沈云新便辍学了。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六个孩子常常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但即便在那样艰难困苦的年月,沈云新也从未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再苦再累,歌儿时时都要唱的”。“茫茫人生路漫漫/几多风雨几多寒/谁人不曾有得失/谁人终生无恩怨/只要我心中感到光明磊落/眼前就会升起朝霞一片……”十余载,至今初衷未改。其中滋味非个中人难以言说。1962年,沈云新的这首朴素的小诗既寓示了他人生的坎坷,又表达了自己面对坎坷人生的坦然与达观。

十五岁那年,辍学在家的沈云新开始自学吹奏并制作竹笛。未曾料到,一入门便在其间浸淫了四年的沈云新有幸认识了他音乐方面的启蒙老师杨奭章先生。“杨老师原是乐山京剧团的琴师和鼓师,能演奏并制作十余种乐器,其中尤以板胡、京胡、扬琴见长。在他的悉心指导下,我逐渐学会了识简谱。”谈起自己的恩师,沈云新充满了深情。“我与杨老师朝夕相处了整整三个月,这期间,我亲身感受到了音乐的巨大魅力。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我们师徒俩一把胡琴,一支笛子,边走边演奏,总会有少则十余个,多则上百个音乐爱好者跟在我们身后。有一次在夹江县,一个音乐爱好者一直跟着我们走了好几条街,临别时说道:‘安逸,硬是安逸,比吃一碗醪糟蛋还安逸!\’如此比喻,现在的人或许会不以为然,但在那个粮食极度匮乏的年代,此话足以形容音乐带给人何其美妙的感受。”这给了沈云新极大的鼓舞。从此,制作销售笛子近四十年,可谓这个群体中的“西南第一人”。

为销售笛子,沈云新的足迹踏遍了西南三省。在外游历的同时,他广泛吸收各地风格各异的音乐元素,对笛子制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改进。1985年,沈云新制作的笛子摆进了成都九大商场的乐器专柜,数以万计的笛子通过这些窗口流到全国各地爱好者手中。

见识葫芦丝的真面目

沈云新对葫芦丝的热爱要追溯到二十五年前,他看的一部电影《孔雀公主》。电影里深深打动他的并非唐国强(饰王子)和李秀明(饰公主)演绎的爱情故事,而是那段优美动听、如梦如幻的主题曲。看完电影,沈云新暗下决心,一定要找到能奏出这美妙音乐的乐器。1998年,当沈云新背着笛子来到云南销售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再次聆听到了那令他魂牵梦绕的声音。原来那脍炙人口的“仙乐”就来自这名叫葫芦丝的乐器。葫芦丝,多么曼妙的音乐,多么曼妙的名字!

知道了这乐器叫葫芦丝,沈云新便急切地想拥有一个,同时,心底还产生了制作葫芦丝的奇妙念头。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华夏民族的工匠精神正在他血液里秘密传递。然而,又到哪里去寻找呢?既然葫芦丝就产自云南,何不去大理看看,或许会在那儿找到呢。正值农历三月中旬,一年一度的“三月会”可是大理最热闹、最盛大的聚会。果然,在沈云新抵达大理的第二天,就在大街上看见有人边吹奏边兜售葫芦丝。可是,沈云新听了好一阵子,卖葫芦丝的人却始终没有吹奏出完整的曲调。沈云新走上前去,把葫芦丝拿在手上仔细端详:只见该乐器一个葫芦,下端并排插着一大二小三根竹管,主管开着笛子似的孔,吹孔则在葫芦的顶端。沈云新小心翼翼地试着一吹,嘿!响了!看来这葫芦丝挺容易掌握的。可是,当他继续吹奏时却失望了,这葫芦丝七个孔竟有三个孔不发音!沈云新忙问兜售者:“怎么只有四个孔发音?”“没错,葫芦丝就是这样的。”兜售者颇不以为然。这样的解释当然无法让人信服。可接下来的几天,沈云新遇见的葫芦丝全都是发音不全的。

沈云新后来才知道,原来这些兜售者的葫芦丝全是粗制滥造的,只是外观上看起来像葫芦丝而已。真正能用于演奏的,只有西双版纳才有。急于想见识葫芦丝真面目的沈云新,于是马不停蹄去了西双版纳。几经周折,终于买到了一支当地制作得最好的葫芦丝。在从昆明回成都的途中,沈云新经常吹奏葫芦丝,以便尽快掌握演奏技巧。每次演奏,那天籁之音总是引得许多人赞不绝口。有那么多人喜欢葫芦丝,这给沈云新制作葫芦丝以极大的信心。

整日琢磨怎样制作葫芦丝

如获至宝的沈云新回到新津家中,便整日琢磨怎样制作葫芦丝:这乐器的外表看上去并不复杂,可这葫芦里又埋藏着怎样的玄机呢?要完全弄清楚它的发音原理,看来非得拆开来研究不可了,就像当年大文豪苏东坡为制作古琴,拆开了一床家传的唐琴。这时,站在一旁的儿子提醒道:“爸爸,你得仔细考虑清楚啊,如果这一拆,把葫芦丝整个儿给破坏了呢?”“结果可能不至于那么糟糕吧!”沈云新说,“假如真的那样,我也就认了。”沈云新一边回答儿子,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葫芦丝的主管拆开,葫芦里竟空空如也,主管上部贴着一个小小的铜片,铜片上开了一个形似三角形的上下活动的簧舌。原来葫芦丝就是以葫芦作为音仓的簧管乐器嘛!葫芦丝简单的外观麻痹了沈云新。他万万没有料到,这看似容易制作的乐器,一旦仿制竟那么麻烦,待他真正仿制成功,竟耗去了自己近一年的时间。

葫芦丝,又名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b、B、C、D等。作为极富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行于傣、彝等民族中,在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盛行。作为一种古老的乐器,葫芦丝的历史可追溯至先秦时代,它是由葫芦笙演进改造而成的。在构造上仍保持着古代乐器的遗制,箫管数目正与三管之龠相同,两支副管不开音孔也和古箫完全一样,而发出持续的五度音程,则与古龠的“以和众声”惟妙惟肖。但它的主管已开有七个音孔,与后世的箫、笛十分近似,又显示出它在历史上的飞跃。在傣族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一次洪水暴发,一位傣家男子抱起一个大葫芦,闯过惊涛骇浪,救出自己的心上人,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感动了美妙的乐声,顿时风平浪静,鲜花盛开,孔雀开屏,祝愿这对风雨同舟的情侣吉祥幸福。从此,葫芦丝在傣族人家世代相传。另有一种说法是因为它吹出的颤音有如抖动丝绸般飘逸轻柔,因此又叫“葫芦丝”。了解了葫芦丝的历史,又知道了许多关于葫芦丝的美丽传说,更坚定了沈云新制作葫芦丝的信心。

新闻推荐

状如两块大生姜 新津老人长出10厘米“巨无霸”双肾结石余星雨

“嚯,这块头,要是能完整地拿出来,肯定不比菜市场的生姜小!”日前,四川结石病医院接诊了一例双肾巨大铸型结石患者,见到给患者拍摄的X光片时,见多识广的医生们也为这状如大生姜、长达10厘米的巨大双肾结...

新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