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新津 品质教育
——探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津范例”
“新津县率先通过四川省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近段时间,这条消息一直在四川省教育界传颂。
去年10月中旬,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制定的《四川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办法 (试行)》,《办法》规定,到2013年底,全省38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2015年底,94个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到2020年,全省所有县(市、区)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新津县率先接受并通过省政府教育督导团的督导评估,为四川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树起了一根标杆,“幸福新津,品质教育”这张“新津名片”迅速传遍四方。
优先发展教育打造教育强县
去年9月10日新津县教师节表彰大会的热烈场景,至今还留在许多老师的心里。县委书记巫敏、县长王道明等县委、县政府领导以及县人大、县政协主要领导亲临会场,向全县教师致以节日的问候,向王斌、谭戎、何汶娟等70名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颁发证书。巫敏的讲话,不但让老师们倍感温暖,也让全县人民倍感温暖,他说,新津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紧紧围绕建设“教育强县”,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近5年来已累计投入15.6亿元发展教育事业,城乡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师资力量明显增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育领域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县教育均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巫敏特别提到,刚刚过去的一年,全县教育按照建设“幸福新津”的总体目标,奋力推进城乡教育高位均衡、优质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学前教育“新津经验”受到教育部关注,成功承办第三届全国幼儿园园长大会新津分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做法在全省推广,新津职高顺利创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再创历史新高。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津县切实做到组织保障、规划保障、投入保障“三个优先”。该县成立了以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把教育规划与全县“十二五”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专业规划的编制结合起来,近3年共投入6200多万元,改造薄弱学校、装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验教学设备仪器。从2008年起,实施义务教育办学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如今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校际差距明显缩小,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就近入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方便,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留守儿童关爱体系,“三残”(智残、体残、肢残)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充分发挥教育在增强产业竞争力、培养文化传承力、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的作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新津县长期坚持的发展战略。”王道明如是说。现在,新津县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已经基本实现了城乡教育投入均等、条件均等、机会均等、发展均等的“四均等”目标,整体看,全县28所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等10项指标综合评估均达到《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教育硬件资源配置扶持农村薄弱学校
“读书时认真读书,玩耍时放心玩耍。”来到新津县万和小学的人,都会为校大门上的这副直白对联开心叫一声:“好。”走进校内,只见校舍俨然,朗朗书声从3栋4层楼的教室里传出来,穿过校园里高大的银杏树和低矮的花草,传递到校园外农田里正在劳作的家长耳中,令人十分惬意。校园里足球场、篮球场各式运动器械井然而立,学生们运动自如。谁能想到,新津县最偏远的这所小学10年前只有6亩,现在达到了75亩。10年来,新津县前后投入了2000多万元,扩大规模,更新设施设备,打造校园文化,目前在校生总人数达到944人。
“如果没有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我们这所学校不可能发展这么快。”校长何飞在这里干了17年,经历着学校一点一滴的变化。何飞用“三多”来描述学校的今天,一是功能室比教室多,图书室、陶艺室、巧手坊、乡土文化陈列室等25间,授课教室20间,有足够的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学校用于现代教学的设施设备多了,电视机、电脑、电子白板、钢琴、录播设备等一应俱全,还可通过录播设备,每月与成都龙江路小学、英国拉特兰郡艺术小学互动交流,探讨教育教学的新方法;三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更多了,除了每天上下午的大课间活动,每周三下午还有10多项例行的素质教育活动。
这样的变化在新津全县都能看到。近年来,新津县采取强力措施,将教育设施设备配置重点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大力支持农村学校教育教学条件的改造,城乡学校的实验室设备、体育运动设施、图书馆藏书、信息技术等,基本实现了均衡化,过去想方设法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的家长,现在想方设法把孩子转回居住地学校就近念书。安西镇中心小学一位一年级学生的家长陈先生曾专门考察了县城的几所小学和镇里的小学,在他眼里,农村学校除了跟城里学校一样配有电子白板、电脑教学等先进设备外,“农村学校的操场还宽些,娃娃活动还耍得开些”。
去年9月,万和小学家校委员会组织部分家长到校参观,令家长大为感叹:没想到学校这些年变化这么大,这么漂亮。
力推教育质量均衡城乡学校各具特色
39岁的叶富林老师,是新津县实验学校的德育主任,2010年8月,经本人申请,县教育局委派,叶富林从县城最好的小学到薄弱的农村泰华学校支教,挂副校长,分管教学。两年多时间,一所曾经在全县“吊尾巴”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现在成了远近闻名的“明星学校”,冲入全县同类学校前列。
泰华学校的今昔对比,折射出新津县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度追求,即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硬件基本均衡的基础上,着力推进教学质量更快均衡。为此,新津县提出了城乡学校教师交流的制度,特别突出的是委派县城优秀学校的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抓管理,抓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叶富林到任后,与校领导班子一起,为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三件事:一是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加强业务素质培训,把全校79名老师分期分批送到山东以及省内的优秀学校去观摩、学习,提升教学方法;二是强化过程管理,各科老师集体备课,互相研讨,校领导按时巡视课堂,督促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三是在各年级各班推动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少讲,大多数时间交给学生讲、练、评,学生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开放办学,走出去取经的同时,也把七中网校等优质教育资源请进来。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杨梅时常念叨这句话。她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最根本的是教育教学质量的均衡,而这一环最关键的是教师,没有一支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教育的高位均衡就是一句空话。
新津县教育局和各学校把教师培训工作当成大事来抓,尤其注重引进和留住农村教师,几年来,共招募特岗教师128名,农村中小学教师不仅补足了新鲜血液,而且在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还获得重点倾斜。大力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仅2012年就完成各类教师培训5200多人次,一批名教师、名校长脱颖而出,一批勇于创新的中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新津县还实施集团发展战略,成功组建10个优质教育集团,促进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管理人员和教师交流、结对帮扶、整合重组等,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经验、教学方法源源不断输入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真正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新津还有一招,就是敢于从成都市区的一流学校中引进优秀人才到县内挂帅中学校长,也乐于与武侯区35所学校结成“一对一”互动发展联盟,走出一条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津路径”。
“幸福新津,品质教育”,随着新津县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推进,一批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相继建成,新津教育在均衡化基础之上的现代化、国际化,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向朝伦图片由新津县教育局提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彧希罗向明)成都主城区轨道交通已经成型,主城区与二、三圈层的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线如何驳接?在2月25日开幕的政协第十四届成都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民盟成都市委员会的提案中,呼吁启动市...
新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