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年和他的“清流大书坊”

成都日报 2020-06-08 00:58 大字

杨明强(锦江区)

说来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一个只有小学文凭的人,却获得过国际劳模勋章、国际厨师证书,主编过10多种海内外公开发行的文艺期刊,编辑出版过上百部文艺类书籍,出任了5所大学客座教授,兼任了全国好些艺术机构在川顾问、工作站站长,70岁出头就已周游世界80个国家……他,就是“清流大书坊”坊主阿年先生。

许多年前,他就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中国画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省作家协会会员,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著名艺术家。

早已功成名就,早该安享天伦之乐,为何年逾古稀还自我“折腾”呢?阿年莞尔一笑,淡定坦言:我这前半生,可堪回首、令人欣慰的,一是少年历经苦难,发愤读懂开悟了《人世间》这部天然巨著;二是刻苦自学,博览群书,才有了青年时代的成长,中年时期的收获。不自我“折腾”,行吗?

他认定: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因此,“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应双管齐下,并驾齐驱。所以,才有了周游世界已过80个国家的记录,才达到“阅人无数”的境界。

文豪故里“最美新乡贤”

2017年春,阿年应邀前往新都区出席“艾芜文学创作研讨会”,他才发现艾芜故居清流镇竟是梦幻田园,宛如人间仙境。心想:位居川西林盘的清流镇,是现代流浪文豪艾芜的故乡,他故乡的村民和后生也该传承文脉,重视文化建设,薪火相传啊;而我呢,年逾古稀,也该老有所依,老有所用,老有所乐啊。何不在此建造一座大书坊,请附近的村民乡亲和游客来免费读书学习,丰富精神食粮,岂不一箭双雕、两全其美?

说干就干!阿年八方筹集款项,翻出全家积蓄,筹集近300万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租地建房。2019年6月,在首批租赁的14亩土地上,“清流大书坊”精彩亮相,其文化沙龙群落,包括大书坊6间、创研室、餐饮研习所、清流别院、香樟小院、菩提小院等。目前,又正在扩大租地规模,拟建全省最大的乡村文化大茶园。一年来,阿年领衔他的“文艺创新+新型农民”团队的10多名大学毕业生,立足梦幻田园,开心快活地既干乡村农活和接待服务工作,又做乡村白领,将“大书坊”的公众号,图文并茂又配视频声频齐上阵,向全球发声,服务乡亲、游客和各地粉丝。这种由大书坊、清流别院带动下而派生的集新型读书、餐饮、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体验方式,让慕名而来的广大游客既欣赏了现代田园的大美风光,又感受了文化艺术的浸润熏陶,同时,也为振兴乡村经济,弘扬传统文化,贡献了智慧和力量。为此,阿年被成都市新都区清流镇人民政府评选为“最美新乡贤”。

风载书声出藕花

日前,我参加CPL摄影联盟在此举办的“清白留香的记忆”采风活动,在蜿蜒流淌的清白江畔,在百花争艳、绿树环绕的“清流别院”,头枕清流,手握鲜花,伴着蛙声与鸡鸣,度过了两个静谧、凉爽的夜晚。

清晨6点,我起床出门晨练,只见阿年已在花圃浇水施肥。与之交谈,他的诙谐、幽默与风趣,总让我忍俊不禁,令人钦佩。他说:中老年人就该多与年轻人交朋友,这有利于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让心态永远年轻。他又说:我从51岁起将过去作废,推倒重来,重新创业;73岁又第二次创业,建造大书坊。我的人生信条是“生命在于‘折腾’”。人这一辈子,就不要忘记“折腾”两个字。不懈“折腾”,才是我艺术人生的最高境界。

阿年认为: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如今,身处知识爆炸的新时代,各类知识与信息日新月异,对世人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古人师旷云:“少而好学,如日出之光;壮而好学,如日中之阳;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面临倡导“全民阅读”的新时代,我们更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博览群书,精读好书,通过有效的阅读方式,为自己营造一方精神高地,用书香润泽生命,用文字安顿灵魂。

“清流大书坊”已成为阿年的心肝宝贝,它既是服务艾芜故乡村民近邻的好去所,也是他攀上“人生第三层楼”,过上“灵魂生活”的好归宿,真可谓止境矣。

当今的阿年,可谓75岁的年龄,45岁的精力,25岁的心态。诚如他言:“人生本来就太短暂,也就两三万天。愉快而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比啥都强!”

忽然,阿年的书坊情缘和人生境界,一下子让我联想到了古代先贤的书斋情怀与人生追求:

“夜眠人静后,早起鸟啼先。”(北宋 张载)

“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南宋 陆游)

“雨醒诗梦来蕉叶,风载书声出藕花。”(明代 徐渭)

今天,古代先贤勤奋读书的诗化境界,不正在阿年身上发扬光大吗?都市艺术名流归隐田园林盘再度创业,阿年之奇人、奇事,注定成为地方历史人物而载入有关史册,传诸后世。

新闻推荐

第33个“世界无烟日”来了保护青少年 今天你“熄”烟了吗

今日是第33个“世界无烟日”,本次主题定为“保护青少年远离传统烟草产品和电子烟”。从1989年开始,“世界无烟日”改为每年...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