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笔”店招

成都日报 2020-05-18 01:18 大字

春满人间 白明祥(武侯区)绘

陈岸国(新都区)

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大家都说是文化之都,休闲之都,人文荟萃之都。

街市上那些五颜六色,各种字体的牌匾店招,匠心独运,琳琅满目,给我们带来丰盛的视觉享受,让美丽成都平添了一分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

平日里我喜欢骑车或步行逛街,坐公交车喜欢靠窗而坐,好欣赏窗外的城市风景,看那些店招和路牌的变幻。一些设计新颖,制作奇特的店招映入我的眼帘,让人过目不忘。

坐在公交车上,时光仿佛穿越回30多年前的20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年经常在下班途中或因事外出,骑车经过猛追湾、草市街、东大街、牛市口等地,都碰到过当年书写店招的高手、号称“店招一支笔”的周游老先生,真是幸运。

周游先生的字了得,当年在成都就有“周半城”之说,由此知道他是何等的风光!

周游先生写的字雅俗共赏,大气端庄,成都市区的五金店、杂货店、面庄包子铺到处都留有他当年的墨迹,成为城市街巷牌匾的一道风景线。逢年过节都有新商家店铺开张,我曾有幸碰到过先生现场书写店招,见他站在木板架子上,有时是站在竹梯上,凝神聚气,根据招牌长短宽窄心中谋字布局。此时梯子下驻足观看的人越围越多,思想绝不能开小差,一笔出错,全匾皆废。只见他一手提油漆桶,一手拿写字的刷子,神情专注。一旦腹稿成熟,写字移梯也就10多分钟之间,招牌写好,围观众人拍起了巴巴掌,啧啧称赞。他有时还向众人拱手致意,再移梯到牌匾左下角题写他的“周游”二字。

记得有一年在东大街“成都餐厅”附近,平时下班的我,从青石桥锦江路回家,那天多远就看见成都餐厅前面围着好大一堆人。我蹬车前往,原来是周游老师在给一家五金店题写店招,我也仰头聚精会神看周游写字,待半个多时辰,店招写完人散,才发现我的自行车铃铛失响,铃铛盖被人取走了!

当年周游先生大约也就五十来岁,灰白的头发向后梳理着,个子不太高,看上去慈祥普通。他写的字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与喜爱,好多商家都觉得请他写招牌才有喜气。几十年过去了,城市的变迁,时代的前进,周游的这一职业早已被人遗忘,电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好多商家仍在怀念周游。老一辈的人们感慨与佩服周游的写字本领,写招牌是“周一笔”。然而,有不少书法家认为他的字不属于书法范畴,写招牌不过是“写字匠”而已。

书法家也好,写字匠也罢,总之他曾经就是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是我们难忘的城市记忆,这点没有异议。

新闻推荐

“五步工作法” 步步暖人心 新都区构建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

新都创建“家门口服务点”,全区新建邻里驿站115个,下沉服务事项77项。图为红湖公园城小区的邻里驿站“壹品檀是我家,社区人...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