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慎 秋月春风焕新生(上)

华西都市报 2020-05-07 01:57 大字

杨慎画像。

□杜阳林

四川著名历史文化名人杨慎,出生于成都市新都区,他的一生波折起伏,超出常人所思。身为状元郎的他,年纪轻轻便行走仕途,前途不可限量,却因为“大礼议”事件,使他的人生发生了重要转折。他的前半生璀璨辉煌,后半生却一直背着流放罪臣的名号,至死都未得允归乡。但也因为遭遇了人生转捩,杨慎活出了不一样的余生,秋月春风,雷霆雨暴,皆为焕发新生。

念此去命途未卜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弹词《临江仙》的作者是杨慎,号升庵,他是明代三才子之首,满腹才学,一腔赤诚。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词,后毛宗岗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时将其放在卷首。又过了很多年,电视剧《三国演义》播出,它被谱成了主题曲,一夜飞过千万家,入耳入心入肺腑。

雄壮豪迈又内蕴深厚的《临江仙》,竟是来自一个“罪臣”的流放迁徙之途!那是在公元1524年的一天,杨慎因得罪明世宗而被发配到云南充军,途经四川泸州时,看到一个渔夫和一个柴夫坐在江边,煮雨喝酒,谈笑风生,旁若无人,这位“罪臣”心中忽然鼓满了万千感慨,于是提笔写下了千古不朽的《临江仙》。

词终,搁管,平息呼吸,望长江滔滔,水天一线,念此去命途未卜,前景苍茫,心似铅坠,块垒难散。

杨慎是名门之后,为湖广提学佥事杨春之孙,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他自幼聪慧过人,又非常好学,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母亲是闺阁才女,杨慎七岁,母亲便教他句读和唐代绝句,他记忆力超群,常能过目即诵。十二岁时,杨慎拟作《吊古战场文》,其中有“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的警句,叔父兵部侍郎瑞红看了极为赞赏,又命他拟作《过秦论》,其祖父读了之后,夸奖道:“吾家贾谊也”。

有一天,杨慎的父亲和叔父们观画,问他:“景之美者,人曰似画;画之佳者,人曰似真,孰为正?”要求他写一首诗加以说明,杨慎略加思索,立即写诗云:

会心山水真如画,名手丹青画似真;梦觉难分列御寇,影形相赠晋诗人。令父辈点头赞叹。杨慎十三岁,随父亲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诗等,其《黄叶诗》,轰动京华。当时茶陵诗派的首领、内阁首辅李东阳“见而嗟赏,令受业门下”,并称杨慎为“小友”,彼此成为诗中同味的忘年交。

二十一岁的杨慎参加会试,一枝独秀,主考官已将他写的文章列为卷首,岂料烛花不慎倾落,烧坏考卷,竟令他名落孙山。他并未因此而灰心失望,回乡后继续埋头苦读,于书斋中寻找乐趣,志向执着坚定。三年后,杨慎再度赴考,殿试第一,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新科状元,耀人眼目。杨慎好学勤勉,中状元、步仕途,一切都仿佛是人生预先安排好的红毯,只等着他一一践行,留下骄傲足迹。那时,他也曾“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也曾“雪落梅园香入梦,状元今日披花红”,前程似锦缎,眼眸如星烁。众人都料他要在政治上有一番大作为,岂料他真正踏足仕途,才知行路坎坷。

杨慎为人正直,不畏权势,自幼生长于礼教之家,养成了谦谦君子的浩然正气。他无需向谁讨好卖乖,也不会睁只眼闭只眼地“混职场”,年轻的杨慎,是拿定了主意,要当一个俯仰无愧天地的好官。明武宗不理朝政,喜欢到处游玩,杨慎针对这种行为,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呈上《丁丑封事》的奏章,指责武宗“轻举妄动,非事而游”,劝他停止这种荒唐行为。武宗根本不理,依旧我行我素。杨慎无可奈何,只得称病告假,辞官归里。

此次辞官,对于杨慎,也许是仕途上首次遇到的小波折,但对于他的一生却意义重大,若不归乡,他又如何能遇上举世难求、人间难得的灵魂伴侣黄峨?

朵朵如霞明照眼

黄峨的父亲黄珂和杨廷和本是世交,黄峨比杨慎年幼十岁,当她还是一个黄毛丫头时,便暗中钦佩杨慎的才名,可惜杨慎在中状元前已有原配,黄峨只能将这份纯真的感情深深藏在心底。一晃眼,黄峨已经二十岁了,她成了众人眼中的“老姑娘”,但她一直没有找到可以托付终生的良人,女子有时心中认定了一人,便难以更改。就在这时,杨慎原配病故,杨家得知黄峨还待字闺中,两家长辈便为这对才情出众的男女牵了月老线,点了鸳鸯谱。

凤冠霞帔,十里红妆。人们听闻才女黄峨出阁,一路上,花轿路过之处,人头攒动,百姓争相围观,都想目睹“尚书女儿知府妹,宰相媳妇状元妻”的绝代丰姿。何其幸运,黄峨嫁给了爱情,而杨慎,收获了才学兼备、容貌出众的好妻子。

两人新婚燕尔,住在状元府石榴阁,正值盛夏时分,石榴花怒放似红霞,黄峨诗情顿发,写下了绵绵情深的《庭榴》:移来西域种多奇,槛外绯花掩映时。不为秋深能结实,肯于夏半烂生姿。翻嫌桃李开何早,独秉灵根放故迟。朵朵如霞明照眼,晚凉相对更相宜。

黄峨自比石榴,向夫君表白情义,这火热且纯真的感情,令杨慎感动又惊喜。他们是惺惺相惜的诗友,是心心相映的知己,是互为血肉的亲人,是举案齐眉的夫妻。春来了,他们踏青看春草,夏至了,推窗赏繁星,秋风起,簌簌银杏黄,冬雪飘,围炉驱寒意。填词作曲,把臂同游,一个惊才绝艳,一个温婉如玉,一个是栋梁材,一个是美才女,好一对人间鸳鸯,好一对恩爱佳侣。

只可惜,这样柔情蜜意的日子,只过了五年,厄运便凶蛮地降临在他们头上。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因武宗无子,经张皇后及杨廷和商议,便迎立其堂弟、兴王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明世宗即位后,授杨慎为翰林院修撰、经筵讲官。

嘉靖二年(1523年),杨慎参与纂修《武宗实录》,充任纂修官。杨慎利用给世宗讲书的机会,经常联系当时实际情况教育世宗。如对已判死罪尚未诛杀的佞宦张锐、于经等人,由于大肆行贿,世宗破例赦免了他们的死罪,杨慎在经筵讲课时,便特地选出《尚书》里《金作赎刑》这一章,对世宗讲道:“圣人赎刑之制,用于小过者,冀民自新之意;若大奸元恶,无可赎之理。”世宗听后很不高兴,常常借故停止讲书。

杨慎从出仕那日起,便未更改过一身傲骨,哪怕对方是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他也敢于犯颜直谏。耿直的个性,令杨慎既失欢于君王,又结怨于权奸,空有丹心一片,却难以施展政治才能。即使九死,无改初心,终于在1524年这一年,杨慎的倔强,这一性格达到了顶峰,充分体现了中国儒家正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操守,却也为他个人带来了灭顶之灾。

武宗殁朱厚熜是以“兄终弟及”的方式登上皇帝宝座的。按照皇统继承规则,朱厚熜要承认孝宗是“皇考”,享祀太庙,自己的生父只能称“本生父”或“皇叔父”。朱厚熜却枉顾祖制,即位后第六天,就下诏令群臣议定他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按皇帝的尊号和祀礼对待。这样,皇统与家系就成了当时内阁大臣纷争的议题。

锦字何由寄永昌

此年二月,任内阁首辅的杨廷和和新帝朱厚熜之间因“皇考”事件发生冲突,被迫辞官还乡;七月,争斗继续,杨慎仗义执言,谏言不断。朱厚熜龙颜大怒,使用暴力镇压,“命执首八人下诏狱”。消息传出,群情激愤。杨慎约集同年进士检讨王元正等二百多人,激动说道:“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于是,这二百多位血性文人、肱股忠臣在金水桥、左顺门一带列宫大哭,抗议非法逮捕朝臣,声彻宫廷,泪湿青石。

传说皇帝为“龙子”,天生有“逆鳞”,杨慎胆敢带头“哭谏”,皇帝震怒之下,于七月十五日,参与事件的大臣全部被捕。十七日,杨慎被廷杖一次,死而复生;隔十日,又从狱中拖出,受廷杖之刑,皮开肉绽,几乎当即死去,后被贬谪云南。

黄峨听闻消息,忍着巨大悲痛,前去追赶杨慎的囚车,誓死要与丈夫在一起。当她看到昔日文采风流潇洒倜傥的丈夫,如今枷锁加身、遍体鳞伤、蓬头垢面、憔悴不堪,那种锥心之痛,噬骨之悲,令她差点不能自已。但这个柔弱的女子,忍住了眼眶奔涌的泪水,随行在罪臣之侧,步步同行,形影相随。

杨慎不忍妻子受颠沛流离之苦,更不愿让心爱的人看到自己潦倒狼狈的样子,黄峨是世间最懂他的人,如何不明杨慎苦心?于是,夫妻俩在江陵边依依惜别,杨慎继续前往云南充军,黄峨返回老家新都。

那日江陵寒风刺骨,乌云压顶,愁绪万端,两人执手相看泪眼,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鼓励、希望和温暖。此次离别,不知何年再见,他们却因彼此的存在而心安:只要有你在心上,再艰难的时光也会捱过去吧。

黄峨登上了一叶扁舟,背影落寞地回川。杨慎深深望着妻子,他恨自己从此不能与黄峨双宿双栖,不能朝暮与共,但他从未后悔过自己“逆龙鳞,犯龙颜”。生而为人,就当有君子的不屈傲骨,不能轻易低头,潦草改变。只是,这今后的岁月,就苦了黄峨。

黄峨才26岁,她的往后余生,竟只剩下这一件事:等待杨慎,再无他念。在这个同样诗书满腹的女子心中,杨慎博学多才,铮铮铁骨,这是她一生一世最欣赏的男人,即使他沦为了阶下囚,她也不愿离开他另觅他伴,并对杨慎的选择没有半句怨言。

这对夫妻之间,是深刻的“懂得”。对于被迫分离的杨慎、黄峨夫妇而言,一封家书足以慰藉他们的相思,缓解他们的忧虑,然而被贬蛮荒、相隔千里,使得他们连这样小小的心愿都无法达成。

杨慎《青蛉行二首》(寄内)之一感叹道:青蛉绝塞怨离居,金雁桥头几岁除。易求海上琼枝树,难得闺中锦字书。

黄峨的《寄处》诗也印证了这一点:雁飞曾不度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宿金沙江》

往年曾向嘉陵宿,驿楼东畔阑干曲。江声彻夜搅离愁,月色中天照幽独。岂意飘零瘴海头,嘉陵回首转悠悠。江声月色那堪说,肠断金沙万里楼。——杨慎

新闻推荐

“这是一场基于供应链的竞争”

四川省提出省级直播行业发展计划,计划到2022年底实现直播带货销售额100亿元“这是一场基于供应链的竞争”4月22日,在德...

新都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新都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