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都政务多措并举 增强经济发展动能 为深入实施“产业强城、生态护城、创新活城、文化兴城、和谐优城”五大行动,新都区创造了良好的政务服务环境。 南丝路创客驿站内,

四川日报 2017-01-19 00:00 大字

“政校企”三方合作,打造南丝路创客驿站,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盯布局抓重点,服务企业服务项目,推出政务服务“组合拳”;试点市民服务标准化,创建“五星级”服务标杆,带给市民获得感……

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新都政务服务紧扣时代发展脉搏,创新政务服务形式,从创新创业、重大项目、市民服务等三个维度,主动适应新常态,助力经济发展,不断提高政务服务效率,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深入实施“产业强城、生态护城、创新活城、文化兴城、和谐优城”五大行动,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质的政务服务生态链。

创业之都扬帆起航

南丝路创客驿站 释放创新创业活力

1月3日,进入年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新都区政务服务中心格外热闹,位于该中心C区三楼的户外创客驿站,在这一天开始对外试运行。与传统创客驿站不同,这处空间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南丝路创客驿站。“成都是南方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而南丝路的起点就在新都。我们精心打造南丝路创客驿站,就是要传承历史,用丝路精神,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新都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成星莹一语道出了南丝路创客驿站的设立理念: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准服务新都创新创业者。

步入南丝路创客驿站,可以看到该处占地约平方米,设置有创业洽谈区、成果展示区、政策宣传栏和图书阅读区。江昕是西南石油大学创新创业中心的一名学生,如今她作为院校的代表,入驻创客驿站,其工作职责就是为纳入创客驿站的项目提供精准服务。“比如企业设立的基本条件,可以享受哪些扶持政策,新的项目能够适配哪一种孵化器,我都会参与进去,通过服务将创业者的一点点想法,变为能落地的项目。”顺着江昕的指引,可以看到南丝路创客驿站,已经融入了中国工商银行、蜂云谷、西南石油大学、新都物流中心、小草公益等政府、银行、企业、创业孵化器、公益组织等多种资源,凡是纳入创客驿站的项目都将享受到这些资源的合力推进驱动。

据了解,南丝路创客驿站通过“政校企”三方合作,已经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高校共建、市场运作”的工作模式,成为国内首批政校联合建设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该平台通过疏通政校“堵点”,辅助大学生创新创业,打造政校合作实习实践基地;清除创业“难点”,建立区内各园区、创新创业平台的双向联通机制;同时,升级创业“网点”。着眼创业“前端”,着力创业“中端”,着手创业“末端”,为企业提供全流程的细致服务。目前,南丝路创客驿站的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完成,已经成功扶持西南石油大学及社会创新创业团队新办企业家。

盯布局抓重点

打出服务企业服务项目“组合拳”

年9月日,“新都造”首列铝合金A型地铁车辆在中国中车成都公司新都厂区正式下线,将“服役”于即将开通的成都地铁7号线。让人惊喜的是,中车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园项目从落户新都到实现投产,仅用了天。中国中车成都公司副总经理高恒评价其为“新都传奇、成都速度”。

“成都和新都区政府的高效让我吃惊!我不敢说这创造了世界纪录,但最起码是我所了解的业内最快。”中车项目的落地开花,仅仅是新都政务服务高质高效的一个缩影。让企业惊叹的速度背后,是新都政务服务推出的一系列服务重大项目的“组合拳”。因此,在“服务企业、服务项目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带动下,新都政务推出“三举措”提升重点项目服务水平。

首先,主动靠前,提升效能优化服务。通过融合窗口资源,将发改、规划、建设、国土等9个与项目建设关系紧密的窗口集中起来,打造专门的经济建设(项目)服务专区,实现项目建设所有环节“进一道门,办一切事”。大力推进部门内部平行窗口建设,政务中心任何一个窗口均可办理部门所有审批和服务事项。在推进并联审批方面,编制《新都区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图》,将社会投资项目审批分为注册、立项、建筑方案审批、施工图审批、竣工审批5个阶段,明确事项名称、责任单位、办结时限等,减化重复递交材料份。此外,还开展技能大比武,全面提升服务重点项目的能力。

其次,深入一线,精准对接问需服务。按照“企业服务和项目攻坚年”活动部署,区政务服务办安排专人深入省市重点项目,采取定点调研与发放问卷相结合、发放企业服务联系卡等方式,收集项目问题需求及意见建议,整理汇总形成每月问题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和挂账销账,并积极协调解决。

最后,畅通渠道,效能监管保障服务。通过提升效能督办力度,完善行政效能投诉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投诉快速渠道,通过“”、“”举报电话,以及便民服务场所投诉举报箱等多种途径,收集并快速解决企业反映的行政效能和发展环境方面的问题。“盯布局、抓重点,这六个字就是为落实新都区委、区政府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点。”成星莹总结说,正是有了这种认识,新都政务人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加强事前预先服务、事中问需服务、事后保障服务,对省市重点项目开展常态化服务。

试点市民服务标准化

创建“五星级”服务标杆引领转型升级

“村上的代办员上门来给我办理养老保险,办好了还专门把保险单给我送到家里来。”岁的黄桂蓉老人,是新都区马家镇锦城村人。不久前,老人通过村里的代办员办理了养老保险。新都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回访时,老人不住地称赞:“不用自己跑腿,事情就能办成,而且服务态度还特别好,让我们普通老百姓真正感受到政府的温暖和用心。”

群众的满意,是新都区大力开展市民服务标准化试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日前,由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政务服务办、新都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四川万豪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共同起草的3项市民服务地方标准正式通过专家审查,标志着该区在创建“新理念、馨服务、心沟通、星体验、兴新都”的“五星级”市民服务标准化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了解,按照“五星级”市民服务中心的建设要求,新都区制定了统一规范的硬件建设标准。目前,该区个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场地面积均在平方米以上,个村(社区)均建立了便民服务室,均达到省以上标准化建设要求;大丰、新繁、木兰、斑竹园、石板滩5个镇(街道)率先将水、电、气、通信、邮政、广电等公共服务引入便民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小窗口、大服务”。

在标准审查会上,相关专家对新都区制定的3项市民服务地方标准进行了严格审查并提出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和可操作性,为探索本区域乃至成都市、四川省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提供了示范经验。”

新都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继续深入推进市民服务标准化建设,将标准化思维融入日常管理和服务工作,使标准覆盖率达%以上,标准实施率达%以上,服务满意率达%以上,在全国市民服务领域形成“新都模式”、探索“成都经验”、树立“全国标杆”。

新闻推荐

“富二代军官”制造的甜蜜假象

本报记者宋锫培男子穿假军装、戴假军衔、伪造假房产证……摇身一变成了“富二代军官”。1年时间,男子利用“军官”身份先后骗得2名女子与其交往,并致其中一名女子怀孕。周旋于两女友之间,男子用花言...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