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瞻仰艾芜故居品味人生“南行”路

华西都市报 2014-07-20 20:40 大字

2014年6月19日,修缮一新的艾芜故居对游人开放。

市民参观艾芜故居。

艾芜故居图文并茂。

□王亮

7 月 12 日下午,夏日高照。川西平原青幽幽的稻田,多年如斯;阳光下,蛙鸣不再,蝉噪不息。我和家人一起,来到清流镇翠云村,瞻仰刚刚开放的艾芜故居。走出来的“流浪文豪”

最早了解艾芜,是23年前读高中时,看潘小扬导演,王志文、许晴主演的电视剧《南行记》。片头是一位被岁月折磨得消瘦和憔悴的老人,安静地坐在轮椅上,画外是打动人心的主题歌。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新都文化的骄傲——艾芜,这个时候他离生命的终点已经不远。

清流,原属四川省新繁县管辖。新繁自古文风兴盛,文人辈出,古有宋代龙图阁学士梅挚、元代宰相张惠、清初著名思想家费密,近现代有“五四”文化名人吴虞、著名作家哈华(原《萌芽》主编、上海市作协副主席)和清华大学教授刘弄潮等。

今年6月20日是艾芜诞辰110周年,值此之际,艾芜故居经修葺后对公众开放——艾芜当年就是从这里开始他一生的“南行记”,成就了“流浪文豪”的美名。

艾芜1904年出生于新繁县清流乡(现新都区清流镇)的一个耕读之家,本名汤道耕,因受胡适“人要爱大我(社会)也要爱小我(自己)”的主张影响,开始写作时取名“爱吾”,后慢慢衍变为“艾芜”。艾芜1921年考入成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沙汀同班(安县人,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文联主席,中国作协四川分会主席)。为逃避包办婚姻,他于1925年夏天离家南行至东南亚异国山野漂泊,当过报社校对、小学教师、报纸副刊编辑。1931年他被英国殖民当局驱逐回国到上海后,次年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开始发表《南国之夜》《南行记》《山中牧歌》《夜景》等作品,作品大都反映西南边疆和缅甸等地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自发的反抗斗争,他也因此被称为“流浪文豪”。

1992年,艾芜逝世,安息在家乡——新都区桂湖公园的饮马河畔。“清静与寂寞”的艾芜故居

艾芜故居坐落于林盘院落边,正面就是稻田,侧面一条百余米长的明渠,涓涓流水,流向碧野深处。故居不如想象中的壮观精致,而且并不收费,甚至并无衍生经营。看来当地政府投资翻修,并非着眼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而是发自内心纪念这位本地文化泰斗。

跨进故居的门槛,虽然烈日炎炎,却丝毫感觉不到炎热。修旧如旧的故居为传统川西民居,四合院落、木质结构,占地459.16平方米,建筑面积238.15平方米——昔日的旧居,变成一座纪念馆,但依然朴素亲切,院落的三棵“水冬瓜”树依旧保留原貌。

故居内展厅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足迹”,以时间为主线,分“童年故事”、“南行记”、“锻炼”和“百炼成钢”四个部分。另一展厅是学堂和寄语。学堂展出艾芜著作和相关作品,寄语展示全国寄赠和艾芜一生的成就,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示了艾芜的成长经历以及与巴金等作家的交往。而正房为艾芜生活场景纪念展区,重现了艾芜幼年家中陈设。堂屋门前展示了一座汉白玉艾芜头像雕塑,听说是艾芜女婿、著名雕塑家彦冰先生的作品。

艾芜的故居,就如同他本人及作品一样,不喜繁华,“习惯了清静与寂寞,也习惯了自我的边缘化,他的洁身自好与边缘化一脉相承。”(王蒙语)。

其实,艾芜年轻时离开家乡后,就没回老家居住过。他的人生,确如他自己所说“像一条河一样,流着,流着,不住地向前流着”——他不仅仅属于家乡,更属于广袤的天空和田野。

今天的我们,无论是“南行”还是“北往”,都已经没有了艾芜当年的困苦艰难,但人生,却不免如“南行”之路一样充满荆棘和磨难,激发我们永远保持生活的勇气,“像河一样,歌着,唱着,欢乐着,勇敢地走在这条坎坷不平、充满荆棘的路上。” 摄影 郝飞

新闻推荐

新都区教育局局长黄兴文:全区推广“师恩档案” 铭记师德师风

新都区教育局局长黄兴文华西都市报:为了让老师们找到教育事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新都区教育局将从本学期开始,在全区的所有学校内,推广建设“师恩档案”,为老师们记录下成长经历、感动瞬间和教书...

新都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新都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