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外首个!“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落户成都 预计2023年三季度建成投运

成都商报 2022-01-19 03:41 大字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

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

服务内容/

飞机停放与存储,以及停放存储期间的维护工作和适航管理;飞机转租或恢复运营需要的升级改装工作;飞机机身维修维护;飞机拆解服务,包括航空部件拆除和剩余机体材料分解及绿色回收;客改货服务;二手飞机购买及二手可用航材的管理和贸易等

项目地址/

成都市双流区中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以南

项目规模/

计划总投资不低于60亿,拟用地面积919亩,规划建设停放125架飞机

项目进度/

计划2022年动工,预计2023年三季度建成投运

冲上云霄的飞机如果“老”了怎么办?它们的归宿又在哪儿?飞机的循环利用,将为“中老年”飞机开启一段崭新的生命之旅,而与之相应的循环利用产业链也成为潜力巨大的新蓝海。

1月18日,成都市与空客公司、Tarmac Aerosave公司、欧航航材签订了“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该项目将选址成都双流,是空客公司在欧洲之外直接投资建设的首个飞机循环利用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预计2023年三季度建成投运。

据介绍,项目将构建一个世界领先、生态高效的飞机拆解和回收解决方案体系,开启飞机绿色循环经济新模式,填补中国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领域,为未来国产大飞机回收利用提供借鉴示范。同时,项目将进一步拓展中欧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成为中欧在航空航天领域合作的新标志。

打造“四中心一平台” 服务飞机的“全生命周期”

“目前,全球民航飞机的平均寿命为10年,但从性能上讲,服役11年的飞机远远没到报废的时间。”中电科航空电子有限公司研究员郭文瑾说,一架飞机的设计使用寿命为30年,一般使用到10年左右,其维护成本会逐渐升高,使用方会考虑飞机的退役或转型。

如何有效延长飞机的“寿命”,让其经济价值最大化?本次落户成都双流的“空中客车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项目”将提供全新高效的解决方案。

所谓全生命周期服务,即该中心将面向各种机型,提供飞机从停放、存储到维修、升级、改装、拆解和回收的一站式服务。“我们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涵盖从飞机停运到恢复运营所需的所有相关内容。”空客全球执行副总裁、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表示,项目将为飞机所有者提供资产末期的技术管理解决方案,降低飞机资产残值损失风险。

据悉,该项目将重点打造“四中心一平台”,即停放维修中心、升级改装中心、飞机拆解中心、客改货中心和航材交易平台。

空客全球服务高级副总裁克劳斯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国是空客公司非常重要的市场,已经有2000多架空客飞机在中国飞行,而且每年都在增加,这些飞机大部分都很年轻,但它们也会老化,需要在整个使用过程中进行维护和保养。在过去,很多客户通过其他方式找到这种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商,现在空客在成都建立这样一个一站式服务中心,能直接享受到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项目落地,将加强空客和中国市场的交流,也为双方未来长期合作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

聚焦可循环经济 实现飞机重量90%以上回收率

“我们拥有全球领先的飞机拆解工艺,目前可以实现飞机重量90%以上的回收,最终通过填埋处理的废弃物将不超过5%。”徐岗表示,这是该项目的一大亮点。

双流区航空经济局相关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飞机最值钱的包括发动机、起落架、作动筒等部件,还有自动驾驶仪、导航等电子设备都能回收再利用。飞机拆解部件的循环使用将极大降低航司运营成本。

更重要的是,项目还将带来一个完善的“二手航材销售平台”——面向全球出售可直接使用的拆解件,克服航材短期变现难、航材重回市场周期长的困难,极大提高航材循环使用率。

2021年12月14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印发《“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提出按照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总体要求,加快形成民航全领域、全主体、全要素、全周期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模式。规划还提出,积极推进老旧飞机拆解、航材循环利用等相关产业发展。

空客项目作为全球唯一一个由飞机制造商运营的飞机回收服务机构,将对解决我国日益增长的退役飞机处置需求,开展航空工业领域循环型产业试点示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据了解,该项目计划总投资不低于60亿元,拟选址成都市双流区中商飞大飞机示范产业园以南,拟用地面积919亩,规划建设停放125架飞机。计划2022年动工,预计2023年三季度建成投运。其中,Tarmac Aerosave公司将为项目贡献其以保护方式拆解飞机的专业技术能力;空中客车子公司欧航航材(Satair)负责收购老龄飞机,并进行拆解后的二手航材交易和分销,以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服务流程。

根据规划,预计到2030年,项目累计存放飞机685架、拆解飞机98架、客改货飞机21架,实现产业规模达210.7亿元,其中综合营业收入47.6亿元、航空维修120亿元、航空金融43.1亿元。

“很高兴将我们独特的模式引入中国,一起推动航空产业的绿色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助力行业碳减排。”塔马克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亚历山大先生在视频致辞中说。

推进“建圈强链” 填补航空产业链末端空白领域

根据《“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中国民航机队6795架。另据空客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在役的空客飞机数量约为2100架,占国内市场份额约53%。未来20年,这些在役飞机将以每年超过15%的速度逐步进入中老龄阶段,面临飞机生命末期的技术管理、资产管理难题。

这是一笔巨大的“生意”,暗藏一条清晰的大产业链。无疑,空客和双流都看到了其中的价值潜力。

据悉,我国航空维修企业已具备机体维修、动力装置维修、部附件维修、客改货等能力,但以飞机拆解为代表的航空再制造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未形成完整闭环。因此,我国每年约37%的退役飞机出口至欧美用于拆解,中国租赁公司存储的飞机中有63%在境外。

项目落地后,将成为中国飞机回收行业龙头,有利于补强我国航空维修产业薄弱环节,建立完善的航空维修产业体系,融入全球航空产业格局。这背后,其实也凸显成都招商引智的逻辑。今年,成都瞄准先进智造和现代服务业启动促进招商引智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大力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加快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而空客项目选址成都,得益于成都雄厚的航空产业基础。成都航空产业基础良好,是我国重要整机研制基地,航空工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形成了布局飞机研发、设计、制造、测试全环节,涵盖航空整机、航空发动机、航空零部件、航材、地面及空管设备、无人机及通用航空的全产业链体系。

“我们将充分发挥项目带动效应,吸引配套链企业来蓉聚集,加快构建航空产业体系,并将全力提供最贴心、最高效、最便捷的落地服务,推动项目顺利实施,致力实现合作共赢。”成都市投促局主要负责人表示。

揭/秘

34轮商业谈判

最终选定成都双流

据双流区航空经济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发改委与空客于2019年专项研究了飞机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循环利用问题,并确定在中国建设该项目。但项目花落谁家?空客经过了两年多的选址研判。

“我们经过了34个回合的谈判。”该负责人说,2021年11月30日,空客公司总部召开项目评审会现场打分,经过实地考察、专家评审、业内论证,项目最终选定成都双流。

该负责人认为,双流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是吸引空客落户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双流已聚集航空维修企业18家,2021年产值超过60亿元,占全国12%、排名全国第四。从维修能力看,双流区航空维修企业已具备机体维修、动力装置维修、部附件维修、客改货等维修能力,基本涵盖航空维修产业主要环节,其中机体维修和发动机维修业务能力全国领先。

双流区域内的Ameco成都分公司、川维、四川国际等维修企业能力突出、设施完善,已建成6座维修机库、1座喷漆机库,发动机试车台具备CFM56和LEAP-1A发动机试车能力,具备承接项目整机维修、发动机维修、部附件维护维修、挂签及客改货等能力;中国商飞国产民机维修基地也于去年正式投用。与此同时,双流区依托“自贸+空港”优势,加快发展以飞机租赁为代表的航空金融产业。该项目涵盖飞机整机交易、发动机和起落架等大部件交易环节,涉及金额大、业务多,是发展飞机租赁等航空金融业务的有力抓手。

此外,空客中国服务战略、业务发展及运营副总裁胡永东表示,刚刚颁布的《“十四五”民航发展战略规划》中,成都被列为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的国内四大世界级机场群之一,进一步增强了空客对项目选址成都的信心。

红星新闻记者

雷浩然 宋嘉问

图据双流区融媒体中心

新闻推荐

成都市双流区第三届政府质量奖出炉250 万元奖励质量标杆企业

树立质量标杆,促进转型升级,推动质量发展。成都市双流区第三届区政府质量奖评选近日出炉,对5家企业各奖励50万元,共计250万元...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