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维一体”策略体系 重塑“双减”下的教育新生态 双流东升一中让“双减”落地有声

成都日报 2021-12-24 02:08 大字

东升一中是一所有着49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初中。学校现有在编在岗教师178人、班级43个、学生2100余人,是双流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初中。近年来,学校围绕“人本·和谐”的办学理念,以“学生成才、教师成就、学校成名、教育成功”为愿景,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建设未来学校,打造集“书香校园”“数字校园”“和谐校园”于一体的师生幸福智慧乐园。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成都市党建标准化建设示范学校”“成都市书香校园”“成都市国学经典教育示范学校”“成都市家庭教育示范学校”等。

“‘双减’实施以来,我们的幸福感大大提升!老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加科学、高效,让我们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课后服务时间,我可以参加兴趣活动,或者写作业,遇到难题和同学讨论,也可以问老师,学校还给予了学生拒绝超时间作业的权利。”双流东升一中学生小辉说,他非常喜欢现在的学习生活,作业负担减轻了,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读书、锻炼,还帮妈妈干起了家务活。

为深入贯彻落实“减负提质”要求,东升一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形成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严格作业管理、丰富课后服务形式“三维一体”作业落地策略,建构了“13456”作业管理体系。通过提高教师意识和作业设计水平,强化过程管理和制度保障,使“减负提质”落到实处。使全体学生的幸福感大大提升,收获了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改革

全力推进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作业负担往往来自学生课堂学习质量。课堂效率越高,作业负担越轻;反之亦然。优秀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往往不重。减轻作业负担根本上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此,东升一中确立了推进课堂改革“四大核心”工作,通过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课堂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以赛促教,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双减”减的是学生和家长的负担,需要的是老师自身专业本领的提高。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学校积极开展各类“赛课活动”。一方面,每学期学校都要组织教师上校内合格课、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授课教师比例需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学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双流好课评选”“学科大比武”“ 一师一优课”“课标、教材、学情解读比赛”等各类赛课活动,以赛促培、以赛促教,不断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以编代培,完善大单元学历案。

“大单元学历案”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而开发的高效学习教学程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还有利于转变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着力点。学校大单元学历案从2.0版本升级到3.0版本,各学科都形成了大单元学历案模板,在此基础上启动全学科编写大单元学历案工作,各备课组结合学生学情编写大单元学历案,并以学期为单位编辑成册,供学生使用,进而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

科技助力,推进教学现代化。

建设“数字校园”,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学校继续打造“智慧课堂”“AI课堂”等数字校园建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科研兴教,突破教学瓶颈问题。

强化“课题研究”,提升教师利用科研解决课堂问题的能力。学校以“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研究”为契机,深入推进学校的课题研究工作,进一步健全课题研究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用课题研究的方法来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问题,用课题研究指导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管理

完善作业管理体系

提高作业管理质量

为切实强化对学生书面作业的综合监管、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东升一中作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建构了“东升一中‘13456’作业管理体系”。

遵循“一个基本原则”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是检测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必备手段,也是学生素养的训练场。为了更好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强化作业辅导批改反馈。

把握“三个基本要求”

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学校以周一至周五为一周期,以班里中等水平的学生为准,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每天书面作业时间总量只能适当增加,每天留给学生至少半天时间学习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参加体育锻炼、劳动等。采用作业公示制度宏观调控作业总时间。以周为单位,班级任课教师向备课组申报下周作业,学科备课组向学校申报学科作业,学校作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并公示各年级各科作业数量及其时间,并给予学生拒绝超时间作业权利。

严格多样性布置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类别及组合方式,把学习主动权归还学生。作业分为基础性作业(俗称“标准餐”)、拓展应用的实践性作业(俗称“营养餐”)、综合性自主类作业(俗称“自助餐”)。依据学校作业大数据平台以及任课教师的了解给学生分层。为学困生配送“标准餐”,为中等生助力提供“标准餐+营养餐”,为优等生卓越提供“营养餐+自助餐”。同时,学校还开设“私人订制”作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资源平台,记录学生学习过程,针对学习中每个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实现学生作业个性化,进而达到作业训练精准化,也为分类作业辅导、分层评讲提供依据。

严密分类作业辅导。教师要合理进行分类评讲作业,基础性作业必须订正答案;拓展应用的实践性作业要集中展示;综合性自主类作业要公布详细的分析、解题过程及答案,学生有问题的可以寻求教师个别答疑。

建立四种基本制度

建立《东升一中课后作业集体研究制度》。建立学科教师、学科备课组、年级组和学校四级作业研究和管理制度。学科教师研究适合本班学生的学科“标准餐”“营养餐”“自助餐”;备课组研究学生分层、学科作业分类以及作业质量;年级组统筹各学科作业数量和作业时间,以及研制跨学科综合类作业;学校公示作业、监控作业、协调家校作业。严禁布置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建立《东升一中作业总量审核监管制度》。由年级组长牵头统筹分配各学科作业比例结构、作业量和作业时长。实行主要学科作业布置周报制,每周星期一由备课组长填写上交《东升一中书面作业布置计划表》,学校将各备课组提交作业计划情况纳入优秀备课组评选。

建立《东升一中作业质量定期评价制度》。学校专门成立作业质量监督评价委员会,每学期举行一次作业质量的考核评价。依据作业的有效性和多样性、实施过程的有力性、评价反馈的及时性评定各类优秀,大张旗鼓宣传优秀;展览优秀作业设计和学生优秀作业本,为师生提供看得见的榜样;每学期通过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对作业质量进行二次考核评价,为大面积作业改进提供依据。

建立《东升一中教师批改、辅导作业制度》。学校对教师批改作业作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多使用鼓励性语言,通过批改作业与学生及时做好反馈沟通,倡议加强面批讲解,设立了“严禁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不得布置作业后不批改”三条红线。同时,学校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要认真分析学情,利用自习课、晚自习等时间做好学生作业答疑辅导。

开好五个层次会议

一是开好教职员工会议,统一思想。二是开好学生干部会议,明确要求。三是开好学生家长会议,家校协作。四是开好情况通报会议,整改到位。五是开好定期总结会议,完善优化。

抓实六项管理措施

一是实施课后作业周报制。二是开展学生、家长作业情况问卷调查。三是召开学生、家长代表作业情况座谈会。四是建立作业管理投诉渠道。五是加强延时服务阶段作业监管。六是组织校内作业设计评价考核。

服务

丰富课后服务形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学校建立了“四维一体”课后服务系统,确保课后服务“5+2”模式落实到位。

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学校采取以本校教师为主体、聘请退休教师和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为补充的模式,开设了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共计30余门特色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学校集中打造人工智能、象棋、书法等重点特色项目,在这些领域培养更多的爱好者和未来之星。

开展分层分类的拓展学习。学校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以培优拓展、补习辅导与答疑等形式,分学科分层次分类别走班学习,让学生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在自己感兴趣的学科进行深层次的再学习,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素养。

开设工作日晚自习辅导班。学校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后书面作业,学校在工作日的延时服务期间开设了晚自习辅导班,主要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自主完成书面作业,教师做好个别答疑辅导,确保学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

做强做优免费线上学习服务。为充分发挥网络教学资源,学校引导学生利用空余时间在线上学习“成都数字学校”“双流师培通云平台”等优质课堂资源。同时,学校将探索优秀教师给学生开展免费在线互动交流答疑。

“减负提质”是一个系统过程,课堂质量是关键、作业设计是前提、课后服务是保障,“三维一体”方能有效落地。东升一中将和全社会共同努力,共促新政落地落实,争取早日看到学生减负、家长解忧,让教育回归本真,把减负落在“减量+增质”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新闻推荐

大数据解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每天超9万人次在成都都市圈跨城通勤

德都高速每天早上,王胤都有一套紧锣密鼓的行程:从成都东站出发,坐上7点42分的高铁,在车上睡个回笼觉,8点14分抵达资阳北站...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