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连轴转” 企业“加油干”

成都日报 2020-03-13 02:27 大字

陈志勇(右二)、程宏(左一)和张雪峰(左二)做客《新天府会客厅》

四川一汽丰田汽车生产车间

企业的痛点 服务的支点

在成都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一线,处处活跃着驻企联络员、服务专员等。不同的称谓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全市工业企业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

针对企业发展需求,成都市搭建产业链协作配套、原材料保障、关键环节(技术)创新攻关、金融服务、能源保障、交通物流保障、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保障八大援企平台,实现专人对接。

成都市开通工业政企互通供需对接平台,并主动链接成德眉资工作部门,实现“一个界面、服务同城”,9名处长“早八点半晚十点半”14小时手机热线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

疫情挡不住发展的脚步。伴随生产线的传动,一辆辆崭新的汽车缓缓下线。这里是位于成都经开区的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最新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和中小工业企业复工率已双双达100%;全市3588户规上工业企业在岗员工73.5万人、在岗率92.7%;1.69万户中小工业企业在岗员工43万人、在岗率88.6%。全面复工复产的背后,是成都市各工业企业不等不靠、创新发展思路;政府主动作为,为企业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政企合力为工业企业的复工复产、稳产满产按下了“快进键”。

当前成都正在集中开展“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专项行动,聚焦企业和行业共性问题和痛点、难点,成立专班扎根基层,集中一个月时间帮助企业纾危解困。昨日,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陈志勇、成都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程宏和一汽丰田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雪峰做客《新天府会客厅》,聚焦成都如何提供政务和政策服务,动态解决企业生产和经营难题。

企业来了“新员工”

全市经信系统以区(市)县为主,统筹调配力量,实行3588户企业“一户一”服务专员制度,做到“找一个人,说所有事,解各种难”。

“复工防控措施落实得怎么样?”“现在有多少员工在一线生产?”“复工后有哪些困难?”……不久前,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迎来1位“新员工”——驻企服务专员、市经信局汽车产业处处长文彬。他每天深入企业“打卡”,一方面检查指导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另一方面深入宣传各级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全力摸清企业面临的实际困难。在成都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的一线,处处活跃着像这样的驻企联络员、服务专员等。不同的称谓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全市工业企业送政策、帮企业,送服务、解难题。

“去年,成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7.8%,在19个副省级及以上城市中排名第3。而这其中,30户龙头企业的贡献率达47%。它们是撑起成都工业经济的顶梁柱。为此,针对全市30户龙头企业,由市经信局领导和相关处室负责人牵头组成工作专班,帮助企业充分释放产能,尽快稳产满产,为全市工业发展多作贡献。”市经信局局长陈志勇表示,全市经信系统还以区(市)县为主,统筹调配力量,实行3588户企业“一户一”服务专员制度,做到“找一个人,说所有事,解各种难”。中小企业则实行“一个行业一个服务专班”制度——即以行业协会为主,全市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成立14个行业协会服务中小企业专班,系统掌握行业内在复工复产、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上的各种问题,统筹推进行业发展。

全覆盖的走访中,企业的“痛点”化作政府服务的“支点”。口罩、体温检测、消毒……某种程度上,这构成了当下人们谈起“复工”的第一印象,但对于拥有复杂供应链的汽车制造业需要考虑的问题更多。“汽车整车生产需要大量零部件,哪个环节都不能掉链子。”在一汽丰田成都工厂,虽然急于复产,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多家配套商还有不少没复工。对“掉链”环节,市、区政府部门帮忙发函协调、寻找替代等方式协调争取外地企业加强供应,同时协调公司在成都市的26家供应商同步复工复产。如今,一种种零部件陆续发来,一辆辆汽车顺利下线……说起“驻企服务专员”,张雪峰感慨:“没有他们,不可能这么快复工!”

不只是产业链,受疫情影响,复工复产“梗阻”重重:员工无法返岗?免费复工专车直达厂区;资金紧张怎么办?随审随拨、先预拨后结算等方式,及时为工业企业兑现支持资金;物流运输不畅?开具特别通行证、无接触转运等方式,帮助京东方、一汽大众等企业从武汉等地运回关键生产物资……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是真心实意地与企业风雨同舟。据了解,成都市经信局坚持服务专员蹲点一线,及时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现场难以解决的个性问题,及时报告所在区(市)县指挥部协调解决;共性问题及时报告服务专班,协调部门解决;部门难以解决的问题报领导专班协调解决。

服务运用“云技术”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机遇面前,成都大力拥抱新技术、新经济。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中,一系列“云端服务”为成都工业企业复工复产插上腾飞翅膀。

春节期间,在不少企业还在为复工复产发愁时,成都软件企业无糖信息的技术团队却一直在加班加点。公司发挥专业特长,几名工程师以及一位在读大学生,于1月27日在全国率先上线了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相同行程查询工具。无糖信息联合创始人兼CTO童永鳌说,当看到寻找与确诊病例同行人员信息的新闻,他们从中“嗅”到了机遇,召集7名朋友迅速开发查询工具。通过该工具,用户可通过输入日期、车次或地区,查询所乘班列是否与已披露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同行。

“针对企业发展需求,搭建产业链协作配套、原材料保障、关键环节(技术)创新攻关、金融服务、能源保障、交通物流保障、人力资源服务、信息化智能化保障八大援企平台,实现专人对接,支持45家企业纳入全国重点保障名单,帮助企业获得专项贷款支持8.56亿元,支持196户疫情防控企业贷款52.27亿元,平均利率3.88%。”陈志勇介绍道,成都市还开通工业政企互通供需对接平台,并主动链接成德眉资工作部门,实现“一个界面、服务同城”,9名处长“早八点半晚十点半”14小时手机热线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各种困难。截至目前,平台汇集了491家供应机构的841条资源供给和95条资源需求信息,50多个需求信息自动匹配,对接成功率达到45%。

催生的宅经济、云生活、云办公等新业态,更让电子信息产业已形成良好基础的成都看到更广阔的机遇。疫情期间,线下健身房因为涉及人员密集且封闭被悉数关闭,但心中有体育,哪里都是运动场。健身意识不断提高的国民纷纷选择在家健身,以增强自身免疫力。

“提高抵抗力,在家就做这个练习”“在家没事做?来和钟南山院士学健身”……咕咚通过线上发布宅家运动资讯、举办活动、创建话题等,号召大家在家中动起来,同时开设相关主题课程,通过可穿戴式运动设备,提供AI虚拟教练进行专业运动指导,让大家科学运动。“复工以来,我都在家写代码,目前正在开发一个宅家运动的新课程,这段时间要比以往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咕咚的一名程序员说,随着智能化生活的普及,将运动人体科学用互联网和AI技术的手段产品化,是未来智能运动的发展趋势,如果说以前一个健身房教练只能教十几二十个学员,那么智能健身系统便可以满足成千上万人的运动训练,让更多人可以更科学、有效地运动。

“最近,为抗击疫情,国家推出万亿级新基建建设,全国24省开出共计48万亿大单,今年投资额度将超过8万亿元,并向西部地区倾斜。新基建七大投资领域中与软件产业直接关联的有4个,包括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产业。“成都市软件行业协会秘书长程宏表示,去年成都市出台了《成都市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19—2025)》,与国家新基建战略高度契合,就在前天,科技部正式批准支持成都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疫情过后,阴霾散去,成都软件产业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春天就会来临。”

企业复工“加油干”

“尽管疫情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但这并不会改变我们在成都的发展规划。我们在成都的建设内容、投资额度不会变。”

服务“连轴转”,企业“加油干”。3月5日,四川一汽丰田新车型项目如期在成都启动。“尽管疫情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但这并不会改变我们在成都的发展规划。我们在成都的建设内容、投资额度不会变。”张雪峰介绍道,新车型为四川一汽丰田导入丰田公司TNGA技术平台的B级顶级轿车,计划2021年投产下线,年产10万辆,总投资约33亿元;2022年达产后,预计产值将超180亿元。

3月3日,成都市激光产业网络招商推介会在成都、上海、深圳和武汉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同时进行。市经信局、双流区相关负责人与来自中科院光电所、四川大学激光微纳工程研究所、电子科技大学光电学院的专家以及上海奥徒激光、上海微电子、深圳大族激光、武汉团结激光、武汉锐科激光企业负责人“屏对屏”洽谈。“特殊时期的复工复产举措,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武汉锐科激光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卢昆忠说,等疫情过去,他希望来成都实地考察投资。

此外,在防疫物资生产方面,成都市的一次性防护服、门式测温仪、手消液等攻关突破,防疫物资品种不断丰富,产量快速提升。全市口罩生产企业由疫情初期的6家增加到目前的42家;手持测温仪日产量稳定在1500只,增长15倍;消毒液日产量达300吨,为全市疫情防控提供了坚强的物资保障。

“目前,从30户工业龙头企业产能发挥情况看,纬创资通、中电熊猫、通威太阳能、四川中烟、科伦药业、英特尔、中车成都、极米科技、倍特药业、戴尔、西门子、TCL王牌电器等企业产能已发挥90%以上,基本实现稳产满产。”陈志勇告诉记者,富士康、业成科技、京东方等用工大户产能也发挥了70%—90%,下一步将不断向稳产满产推进。

在成都工业发展的一线,一个个戴口罩的工人、四处奔忙的“专班专员”、“屏对屏”的招商干部挥洒汗水奋力拼搏,也是“最美逆行者”。

本报记者 程怡欣 摄影 王若冰 张青青

新闻推荐

成都创企复工 转危为机进行时 无人机“转行”花样战疫;空中招聘、远程实习促就业增流量

无人机“转行”花样战疫;空中招聘、远程实习促就业增流量中科灵动航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祖峰成都萌想科技有限责任...

双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双流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