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流“老字号” 为抗疫战斗贡献力量

成都日报 2020-03-10 02:30 大字

战“疫”打响,双流区广大离退休人员不当旁观者、不做局外人,挺身靠前,与党员干部、社区群众同心抗疫,共克时艰,成为最美“逆行者”、安全“守护者”、爱心“接力者”。在双流区疫情防控中贡献着“老字号”力量。

最美“逆行者”

“集结号”吹响,双流的老党员、老医生、老科技工作者们主动请战。一封封请战书、一个个红手印、一句句铿锵誓言……汇聚成2020最美诗篇。

“虽然从岗位上退下来,作为一名医生、一名党员,我请战。”去年5月退休的原区中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刘江主动请缨,运用自己在抗击“非典”“5·12”抗震救灾时的医务防疫经验,担任“居家医学观察点”医护管理工作。“我申请到一线,听候组织调遣。”老党员工作室卫生医疗服务岗负责人何伟支援东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入户随访、监测体温、居家医学观察自我管理指导。老党员工作室成员刘文蓉,从大年三十至现在,每天奔波于双流包括机场、海关和酒店在内的6个留观点,对留观点的设置、场所等进行消毒,迎接凌晨入住的武汉籍客人。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在留观点,老党员工作室成员赵蓉“把来到双流的旅客当亲人”,除为留观点人员开展心理咨询、签发无感染人员通行证外,她还和同事们精心准备“一道湖北菜,一份双流情”温馨晚餐,让留观旅客吃到家乡味,缓解思乡愁。元宵节,她和同事们筹划了“元宵@你,武汉雄起”活动,客串起“快递”和“外卖”小哥,将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挨个送到留观朋友手中,赢得留观人员的一封封感谢信、一张张心愿贴等感激和好评。

就这样,36名老党员、老医生、老科技工作者逆风而行、逆流而上,坚守在7个留观点,为武汉籍客人提供防控疫病服务1600余人次。

安全“守护者”

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关口,众多的老领导、老党员穿上红马甲,带上红袖套赴社区、进小区、爬楼宇、蹲卡点……变成“银发战士”。区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汪永兴为紫东阁社区的疫情防控想办法、出点子,协助开展居住人员的疫情排查。“待在家里莫乱窜,没事不去外边转……”原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游青贵自编打油诗,为疫情防控工作加油鼓劲。77岁的吴江涛从大年初二开始,不顾家人挽留,毅然回到东明社区红管家老党员工作室,参与一线防疫。

战“疫”以来,双流区21个老党员工作室先后招募600余名老党员,混编到“红海棠”“蓉城金秋”等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发放宣传资料12万余份,张贴告知书6万余张,排查车辆5万余台,登记人员信息15万余人次。

爱心“接力者”

双流的“老字号”们积极捐款捐物,为战斗在一线的战士们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86岁的退休老党员周世琼四处打听什么地方可以捐款捐物,当了解到双流慈善会在募捐后,连牙膏都要挤扁用尽的她毫不犹豫为武汉捐款10000元。83岁的老医生钟作平将一扎百元钞票放在了社区居委会主任冯长清面前,老人说:“我年龄大了帮不上啥忙,这一万块钱请你们收下,算是我对防控疫情的一份心意,帮我通过相关渠道把钱捐给武汉,用于阻击疫情的医护人员。”

“我们不能让为众人抱薪者冻毙于风雪。”区委组织部、区人大等45个离退休支部、区老年大学、老科协等5个涉老组织同时发声,向全体离退休党员、全体老同志发出支援武汉《倡议》,得到积极响应。一时间各退休支部、各团体的微信群信息不断翻新,爱心红包此起彼伏,接力不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经统计,双流区1400余名退休党员向所在离退休支部捐款共计30余万元;3000余名老同志向涉老组织捐款50余万元。

“疫情不散,我们不撤”。目前,双流的“老字号”们仍坚守在“一线”。一笔笔善款温暖和感动着不平凡的2020年。

罗炳利 阳敏 文/图

新闻推荐

2月28日自贡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据健康自贡消息:2月28日自贡市无新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截至2月28日24时,自贡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

双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双流区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