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纤弱少女逆境中成长 抒写坚强与爱

四川农村日报 2016-05-20 00:01 大字

在校园里的张琴。

□许继刚本报记者 刘佳 文/图

九岁丧母,父亲残疾,家境贫寒,和同龄人相比,来自成都双流区东升街道白鹤社区的17岁少女张琴可谓命运坎坷。

但就是这么一个纤弱少女,却撑起了自己风雨飘摇的家。

近日,由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联合中国青年报社共同评选的全国 “最美中职生”揭晓,张琴从众多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授予全国“最美中职生”称号,全省仅15名。5月17日,记者来到她所就读的双流建筑职业学校,听她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人生坎坷她撑起风雨飘摇的家

2008年,年仅9岁的张琴经历了人生的一场灾难。张琴的母亲常年患有胆结石、哮喘,但因为家境贫困,这些病一直没有系统治疗过,这年5月,她因为急性胆结石引发腹痛做了手术。

张琴的父亲张让义患有小儿麻痹症和白癜风,只有基本的生活能力,于是照顾术后母亲的重任就落在了幼小的张琴肩上。那段时间,小张琴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母亲熬药,接下来的喂药、擦身、买菜、洗衣服都得她一力承担。小小年纪的张琴学会了精打细算、货比三家,尽力一周买两次肉,并留给病重的母亲吃。

虽然张琴竭尽所能地照顾着妈妈,可是手术并没有缓解她母亲的病情。2008年炎夏,张琴的母亲最终撒手人寰。失去母爱的呵护,父亲又没有文化和体力,谁来撑起这个风雨飘摇的家?“今后,这父女俩的生活咋整啊?”不少邻居都替他们担忧。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妈妈虽然走了,但我还有爸爸。”命运夺走了一个孩子原本该有的幸福,但也让她生长出强大的意志和向善的情怀。张琴并没有因为童年丧母而自怜,也不因父亲残疾而自卑,而是以阳光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一天。8年多来,她俨然担负起了家庭女主人的职责,买菜煮饭,家务劳动,她全部承包。进入初中后,她就利用寒暑假时间在外面做短期打杂工,第一次赚来的钱,她给父亲买了一件T恤。2014年,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张琴进入了双流建设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学前教育专业。学校里,她刻苦努力,综合成绩在全年级排名前三,年年拿奖学金,还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校外她兼职发过传单、做过服务员、销售员。“人家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而我的女儿,她可算我家的主心骨。”谈及女儿,张让义颇以为傲。

如山父爱让她更加勇敢坚强

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张让义多年来靠给人擦鞋赚取微薄的收入。无论严寒酷暑,风吹雨打,他始终坚持。“在进入职高前,我其实想过辍学找工作,好让爸爸在家休息。”张琴说,自己的这一想法被父亲一口拒绝,他表示就算自己砸锅卖铁,也要供她继续读书。

可张琴毕竟是放心不下的,在进入职高前的那个暑假的一天,她偷偷跟踪了父亲。

那天清晨7点不到,她便不动声色地跟在外出谋生的张让义后面出了门。一路上,她看着父亲背着擦鞋工具包弯着腰,斜着身,步履蹒跚,一瘸一拐地倔强地向前移动。路遇茶馆或商铺就进去一一询问客人是否需要擦鞋,然后又继续赶赴下一家。中途,张让义会拿出自带的一个干瘪馒头当作午餐,再到街边小店喝点水,稍作休息后,又加紧赶工。“爸爸从家里一路出来,竟然走了十几里路。”回想起步履困难的父亲,竟然为了谋生一天要走那么远的路,张琴不禁潸然泪下,她告诉记者也正是因为亲眼目睹了父亲的不易,她下决心一定要让他的日子过得好一点。

冬天太冷,她买不起衣服,就给父亲织毛衣和围巾;夏天太热,看到父亲汗流浃背,她会第一时间把他换下的衣服清洗干净;张让义腿脚不好,她经常端热水给父亲泡脚,一边泡一边按摩;晚上再困,她也要等父亲平安回来,为他倒上一杯水,才安心入睡。

去年,张琴用自己打工赚来的700多元钱买了一台全自动洗衣机,以方便她不在家时父亲自己洗衣服,“爸爸身体不好,双手风湿病严重,这样他的手就能尽量少沾水。”张琴透露,目前她的奖学金、加上假期打工所得收入,“小金库”已经积攒了几千元,今年暑假,她计划把他们住了15年的小家装修一下。

“如果上天关了一道门,那么总会打开一扇窗。”张琴自信地告诉记者,在今后的日子里,她将继续勇敢、坚强地去面对生活。

人物

点击

新闻推荐

预防“灯下黑”创建联合监督机制

“你们社区这次准备实施的公共服务配套项目,存在公开度不够、参加招投标公司面窄等问题,请整改后再实施。”近日,由成都市双流区东升街道纪工委纪检干部、区委统筹委、区规建局以及临时抽调的社区监...

双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双流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