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走过邛崃“红色印记”诠释历久弥新的奋斗精神

成都日报 2021-03-24 01:45 大字

邛崃市天台山镇红军长征纪念馆

在邛崃市天台山镇的红军长征纪念馆,收藏有薄薄的一纸书信,这是参加红军的邛崃临邛镇黄河坝人黄某,在随红军北上到达陕西后给家人寄回的书信。虽寥寥数语,却寄托了浓浓思乡之情,饱含着爱国的情怀。

1934年10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1月至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途经邛崃,在邛崃地区扩军、备战、筹粮,组建了苏维埃政府。在这段难忘的峥嵘岁月里,红军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光辉事迹,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红色印记”。

建立苏维埃政权

取得重大胜利

邛崃是成都地区唯一的红军长征经过并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地方。红军到达邛崃后,在太和、夹关、天台、南宝、银杏等地与20余万国民党军队作战数十次,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土地,并先后在邛崃市建立起太和区、石塔寺两个区级,火井乡等9个乡级和22个村级苏维埃政权。

在香炉山攻防战中,香炉山作为邛崃境内三镇(乡)交界的制高点,由红军一个排驻守。1935年11月10日,山上红军连续两次打退敌人的集团冲锋并及时转移。

另一场是鱼岩防守战。1935年11月18日夜,红军派出20余人,由群众带路,夜袭驻在鱼岩两侧山头的一团敌军。红军四处吹响冲锋号,两侧山头的敌军认为已被红军包围,便仓促交战。红军悄然撤回,敌军一直打到天亮,才知道是自己打自己,伤亡100余人。

红军在邛崃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当属百丈关战役。1935年11月14日至21日,敌我双方集中20多万兵力,在以百丈关为中心的直径约十公里的区域内展开了阵地争夺战。这场战役,红军重创敌人,歼敌1.5万余人。在战斗中,有的红军战士子弹用光了,提着汽油瓶往敌阵冲。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无一不体现出红军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水电报”宣传红军思想

纪律严明团结人民群众

红军进入邛崃境内后,人不及卸甲,马不及下鞍,就派出宣传队员,在要道、桥梁、山岩、山壁以及街面、墙壁上,刷写、錾刻标语,开展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发动劳苦群众、建立民主政权、组建群众武装、实行土地革命、扩大红军队伍等一系列地方工作,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

当时红军的标语口号简单直接,冲击力强,他们有时还请木工刨平一些小木板,在上面写上红军的主张、捷报等,或砍些竹子划成竹片,在上面写上标语口号,再把这些木板、竹片一背篓一背篓地运到河边,倒在河里,让水把它冲到国民党辖区去,这些木板起到一传十、十传百的宣传作用,群众亲切称它为“水电报”。

在对待沿途百姓方面,红军纪律要求非常严格。红军进入成都境内后立下的“六项注意”,也是我们所熟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从“言语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偿”等规定中可以看出,红军进入成都后纪律严明。

1936年初,各乡苏维埃政府开展了“扩红”工作,红军的积极宣传和严明的作风,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和追随,不少青壮年农民争先恐后报名参军,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夫、父子同报名,弟兄、姐弟同入红军的感人场面。红军战略转移出邛崃时,963名邛崃儿女随红军北上。

红军在邛崃的故事诠释了不怕牺牲、密切联系群众以及严守纪律的长征精神。纵然时间已过去了80余载,但是长征精神依然历久弥新,鼓舞着我们继续奋斗。本报记者 李颖 实习记者 李菲菲

图片由成都市档案馆提供

新闻推荐

老有颐养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龙泉驿区成东疗养院对原华川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进行升级改造,建成了集居家和社区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示范点锦江...

邛崃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邛崃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