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 给全域土地流转“上保险”
将全国首单民企非融资性担保模式推广到全市
本报讯(记者 陈碧红)农村土地流转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流转双方特别是投资企业能否完全履约。7月1日,记者从邛崃市统筹办获悉,为有效防范流转风险,该市出台《邛崃市建立农村土地流转风险防范机制的实施意见》,引导流转土地引入非融资性担保,并对参与的项目业主和农户给予补贴。
邛崃市统筹办副主任毛忠馨介绍,当前,不少土地流转协议非正常终止的重要原因,往往是因为项目业主经营不善或资金链断裂造成的。而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之一,则是因为在土地流转之初缺少监管,农户与项目业主签订协议的随意性而带来的问题。在目前的土地流转过程中,包括项目情况、双方协议签订内容、业主资质等,由于并未要求到相关部门进行强制性备案,因此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有不少流转协议随意签订,甚至是口头约定,存在较大隐患。
据邛崃市统筹办统计,截至目前,该市土地流转面积达45万亩,其中有50%-60%的流转行为并不规范,由此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有的项目业主因经营不善中途退出,导致土地撂荒,有的甚至不排除是为了吃政策补助的。对农户而言,若协议非正常性终止,其利益将遭受巨大侵害。当然,如果农户违约,也会对企业造成损失”,毛忠馨说,每年他们会接到数起因土地流转问题而产生的大型纠纷。
去年底,邛崃水口镇钟山社区在全国首次引入民营企业以非融资性担保的形式,为土地流转中农户和项目业主的履约行为进行风险担保,由担保公司与农户、项目业主共同承担合同非正常终止带来的损失,有效防范了土地流转中的履约风险。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将在钟山模式的基础上,在邛崃全域推开。
根据《实施意见》,流转双方必须首先经过邛崃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签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并进行交易鉴证;其次,向担保(保险公司)申请行为担保,土地流转项目接受项目评审;流转双方签订的合同、担保(保险公司)与流转双方签订的合同报邛崃市农林局备案。为鼓励土地流转双方引入非融资性担保,邛崃还将对农户和项目业主应交纳的担保费用,分别给予担保费60%和40%的补贴,担保公司也可申报财政资金补贴。
7月上旬,邛崃市冉义镇共计1万亩土地流转项目,将率先引入非融资性担保。
新闻推荐
百名成都市民走进养猪场、屠宰场——一块猪肉,从繁殖生长,到进入屠宰车间,再到进入超市并端上人们的餐桌,都需要哪些工序,以确保猪肉的安全和品质?11月12日,成都市农委邀请随机抽取的100名市民,走进位于...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