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安置点里有了“绿色建筑”

四川日报 2014-03-17 13:53 大字

开栏的话

行走在田间地头、社区院落,始终关注、宣传基层创新工作,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坚持,也是我们未来坚持的方向。因为,只有在基层,我们才能抓取到无数鲜活的新闻故事,及时地反映经济社会改革发展道路上的酸甜苦辣。

3月开始,我们将梳理和筛选一些具有时代特色、新闻内涵、研究价值的基层点,以“记者基层联系点”为载体,让记者把更多关注的目光投向基层,进一步推动“走转改”活动向长期化、制度化发展。

即日起,四川日报《成德绵新闻版》将开设“记者在基层”专栏,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傅耕 陈碧红

去年5月,记者曾到邛崃市夹关镇采访,风貌改造、场镇建设,当时的临江社区和众多普通的小场镇建设一样,没什么太大差别。然而时隔10个月时间,临江社区的名气却渐渐大起来。修建邛崃境内最大的农房安置点、社区要建电影院,其他乡镇的百姓竞相报名入住,安置点街对面就是生态茶园景区……

变化来自哪里?3月14日,记者再次来到这个邛崃市六个重灾镇乡之一的小镇,一探究竟。

“抢”着住进新安置房

当我们驱车到达夹关镇入口时,已是上午10点42分。以种茶著称的夹关镇,此时漫山遍野的茶树正绿得发亮。站在半山腰往山脚下眺望,在层峦叠嶂的大山怀抱中央,有一片集中安置房即将竣工。

出发之前,我们和临江社区支部书记金永清已经联系好了,到达时他已等在镇口处。我们此次来还有一项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四川日报成都分社走基层联系点在邛崃市夹关镇临江社区正式挂牌启动。金永清接过挂牌高兴地说,等安置点交钥匙那天,我们将它挂在新社区。现在好了,川报和我们联系更紧密了,欢迎你们常来。

顺着蜿蜒山路顺势而下,金永清并没有把我们带到场镇边的安置点施工现场,却径直走进了场镇角落处一个暂停使用的农贸市场里。“不好意思哈,我们社区办公点暂时安置在这里,不过很快就能搬到新社区去了,到时候一起搬新家的还有666户老百姓。”金永清一脸乐呵说到。在这间仅有约10平方米的房间内,不仅堆满了各种文件资料,还有难以计数的书籍,空间十分局促。

金永清说,即将搬新家的老百姓,除了因芦山地震房子受损的群众,还有一部分是土地整理需调迁的群众,一部分天台山镇因生态移民的老百姓也将搬来此处。“怎么会吸引这么多人抢着要搬进来,又怎么决定哪些人可以住进去呢?”我们对此颇感好奇。

金永清一句话便说了个透彻:以往百姓自己建房至少要十多万,这次借灾后重建的各种政策,一户人只需掏2万-3万就能住进新房。为了解决谁来住的问题,在政府引导下,老百姓自发成立了重建监事会、建房代表等,并通过议事会讨论决定,先解决受灾户以及参与土地整理的人住进去。

“大家的事,大家说了算。”金永清说,这样问题就好解决了。

安置点成绿色环保建筑示范点

临近中午,场镇上渐渐空闲了下来,老百姓都相继回家吃饭、午休。只有安置点现场的建筑工人,此时还忙个不停。

走到安置点前,我们被一幢造型独特的现代风格建筑吸引住。从外形上看它并不规整,一时间让人很难猜到用途。“这是西南设计院的设计师专门设计的现代川西民族风格,我们都很满意。”在一旁看热闹的村民石玉君主动地给我们介绍。他继续补充说,别看外观显小,内部空间却十分大,除了用作社区办公外,老年活动室、社区电影院都要搬进来。

金永清顺手指着正在做外墙的安置房说,那些房子才真正是大有内涵,“他们都是绿色建筑。”为了建造更加低碳环保的房子,这些安置房全部使用了自保温砖,不仅在建房时减少了涂料,降低了污染源,更节约了不少成本。不仅如此,为最大程度保护原有生态环境,在建房时还采取了绕树建房的措施,使这些名贵的大树得以保存,并成为居住区的一景。“这个安置点已成为了成都市的绿色环保建筑示范点。”

新闻推荐

每天的菜都不一样而且都是我们爱吃的菜大家都觉得好吃

●“每天的菜都不一样,而且都是我们爱吃的菜,大家都觉得好吃!”——目前邛崃已将最早采用的“蛋+奶”模式改为补贴提升午餐质量,邛崃市天台九年制学校3年级学生杨小龙表示。●“你问怎么写好,我答不上...

邛崃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邛崃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